最小含氧带”会因为水流和密度在海水中不断移动,给不幸陷入其中的生物带来死亡。
当越来越多的生物死于其中,“最小含氧带”的面积就会如滚雪球般,借助亡者的尸骸越变越大。
其实在“二叠纪大灭绝”之前,游戏中不是没有出现过“最小含氧带”,论坛上有个经典战例,就是玩家借助“最小含氧带”,以弱胜强击败了自己的敌人。
但“二叠纪大灭绝”期间的“最小含氧带”,面积达到了一个让人感到十分恐怖的程度,几乎将整个浅海地带都给覆盖。
说实话“最小含氧带”对玩家的伤害不是最大,毕竟玩家走猎食路线基本都有一副好脚板,见到“最小含氧带”靠近早就撒丫子逃跑了。
可刚刚已经向诸位介绍过,氧气含量下降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物种的运动能力一同拉胯,这进一步降低生物的逃跑效率。
而且像珊瑚和海百合这类滤食生物,基本没有移动能力意味着其无法逃跑,导致因为“最小含氧带”损失惨重。
因此在“二叠纪大灭绝”后整整八百万年中,由珊瑚、海百合等组成的生物岩化学记录基本消失。
但这些生物对生态圈又非常重要,他们开始大面积走向灭绝,进一步触发整个生态圈的崩溃。
上述这些场景已经很可怕了,可其并不是“二叠纪大灭绝”的全部,要知道地幔涌出导致的超级火山大喷发,不是和往常所见的火山一样喷几个月就没了。
也不是喷个几天乃至几月,“二叠纪大灭绝”中这次火山喷发,是一口气喷了整整二十多万年。
即便在火山喷发结束之后,整个大气层依旧笼罩着无法沉降的火山灰,直接将太阳照射的阳光给遮蔽,导致地球陷入长达四十多万年的永夜。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不管原先是不是夜行性,都得开始退化视力适应在黑暗中的生存,直到永夜结束以后才开始缓慢恢复。
可以说如果有人穿越到这个时代,从外太空眺望地球的话,会发现乍一看这里和金星的区别不是很大。
这就是恐怖的“二叠纪大灭绝”,也因此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还惨,陆地生态系统只完蛋了75%,海洋96%的生物在这次灭绝中被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