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此。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赔本买卖。要是有可能,我是建议你,对于这些地方的战事,要尽快平定!”

    “有一句话说得好,打仗打的,其实就是打后勤,而后勤其实就是钱。有的时候,为了长远的目标,就是亏本也要打;可是,一旦所有的战事,都是入不敷出的话,那国家都会危险的。”刘伟超说到这里,认真地说道,“我们后世还有一句话,说大明灭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万历三大征,把钱打没了,小冰河时期一开始,就没钱救灾,最终导致大明崩盘!”

    听刘伟超说了这么多,特别是说到了有关江山社稷上,崇祯皇帝终于一脸严肃地对刘伟超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有些地方,是朕想得不够!”

    “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就是耗钱。如果一直耗钱,朕就是再抄家,也没法支撑下去的!”他一边想着刚才刘伟超说话的心得,一边总结道,“而且如今朝廷基本上难以收到税收,全靠朕之前抄家所得在支撑着,虽然还有其他补充,但是其实还是入不敷出的。哪怕像这一次的宁远大捷一样,虽然很快就结束,并没有消耗多少钱粮,可对前方有功将士的奖赏,依旧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又不得不支出。”

    “如果宁远之战陷于僵局,那所耗钱粮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前方将士的伤亡,补充将士的招募等等,更是要有不菲支出。朕既然当大明的家,就要学会精打细算。如果只是凭着朕一人之喜好,把江山社稷置于危险之中,百年之后,都是无颜去见太祖皇帝!”谷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说道:“这个洪承畴,朕决定了,准其投降!”

    听到崇祯皇帝听劝,刘伟超便笑了下,然后对他说道:“如果就我个人的意见来说,我认为,那些主动投降建虏,并且为建虏出力的,我就觉得该杀。至于那些走投无路之下降了敌人的,虽然说这种行为肯定没法鼓励,但是要有可能,我还是倾向于严惩第一种的。”

    说完之后,他便举了个例子道:“比如说我之前给你说得那个范文程,他是大明秀才,主动投靠了努尔哈赤,而后一心为建虏出谋划策,还亏了他说他的祖宗是范仲淹,我估计,像他这样数典忘祖的,范仲淹要是有在天之灵的话,也会劈了他的!”

    “对,这种人最是可恨!”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就共鸣道,“还有那些晋商,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建虏为祸,也是该死!”

    刘伟超一听,当即向崇祯皇帝竖起一个大拇指道:“没错,就是这样的原则!”

    崇祯皇帝和刘伟超取得共识,很是开心,便继续问刘伟超道:“你觉得,已经投降的这两个人,朕该如何用之?”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就马上补充说道:“对于孔有德,朕是想着让他当吴三桂的副手,重建东江镇,你觉得如何?”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我觉得你这个想法不错!这个孔有德,原本就是东江镇那边的,算是熟门熟路了。由他帮忙,吴三桂肯定能更容易稳住阵脚,并且他重新对阵建虏,也能让建虏那边疑心其他人,从而瓦解建虏内部!”

    “朕就是这么想的!”崇祯皇帝听了,开心地笑着说道,“如此,英雄所见略同啊!”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自己和一个皇帝英雄所见略同,要是说给张娟听的话,肯定不会信。当然,只是想想而已,现在八字都没一撇呢!

    他在笑着,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说道:“那这个图……图尔格呢?朕一直没想好,该怎么用这个人?”

    顿了顿,不等刘伟超说话,他就先说出自己的想法道:“派他也去东江,朕怕他最终出卖东江,帮着建虏把朕的东江给端了!毕竟他是真正的建虏,朕是担心他只是走投无路而投降,一如你之前所说,他是属于大部分人里面的一个。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未必不会叛回去!”

    “如果不派他到东江,而是关宁一线的话,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