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铁棒,也为列位准备妥当。”

    听着这信中的内容从陈善的口中说出,陈友谅恨的咬牙切齿:“朱元璋!他多么得意呀!这等侮辱,千年未有!”

    一旁的陈善察言观色,见此,立马拔刀,愤慨的喊道:“带使者来!”

    随着那名前来送信的使者来到面前,顿时将他手中的长刀架在了对方的脖子上。

    然后转头看向陈友谅,似乎只要他一个眼色,这使者的人头就要落地。

    可在此时,那陈友谅的脸色却伴随着使者的到来笑了起来。

    他缓缓来到了使者的面前,将他脖子上的刀给推了下去。

    然后满面笑容的对着使者说道:“请回去禀告朱元璋,在下感谢他的寿礼和贺函,且容在下稍做收拾,三天后,也就是十月初六吧,在下会带着所有的兵马、战船、器械、归降吴王。”

    随着这话的说出口,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那湖边原本已经停止的礼乐声,也在这一刻再次吹响。

    第二天一大早。

    帅帐中的朱元璋正大快朵颐的吃着早饭。

    配着面前的小菜,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大大的白面馍馍。

    就在这时,刘伯温突然来到了门前。

    对着朱元璋恭敬的拱手,这时朱元璋也看到了他,忙热情的招手,道:“伯温来了,来来来,请你吃口饭。”

    说着,就将自己碗里的两个白面馍馍给拿了起来,让二虎送了过去。

    刘伯温接过二虎送来的两个白面馍馍,不由的一笑。

    “快,坐坐坐。”

    说完,便自顾自的端着自己面前的两碟小菜来到了刘伯温身边的椅子上,将那小菜往中间一摆,说道:“跟你说,陈友谅可给咱回信了。”

    “说三天之后率部归降,也就是十月初六,还说要把自己给绑起来,跟咱负荆请罪呢,先生,您这降书写的好呀,把那陈友谅的胆子都给写破了,咱乐得小半宿都没有睡着觉。”

    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自然不会真的相信了朱元璋这话,说道:“大帅,陈友谅有负荆请罪的传统啊,之前,他就是把自己给绑起来,跪在了徐寿辉的面前,其结果呢?徐老大掉了脑袋。”

    朱元璋笑道:“你的意思是说,他这是诈降?”

    刘伯温道:“断然如此。”

    随后又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大帅刚刚说,陈友谅何时归降?”

    朱元璋道:“十月初六。”

    “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陈友谅会以归降为名,举兵突围。”

    朱元璋笑着说道:“先生跟咱想的是一模一样啊。你甭说,这个陈友谅啊,还真有点像咱,宁死不降,呵呵呵。”

    刘伯温则说道:“大帅是陈友谅的知心人嘛。”

    朱元璋随意的点点头,又问道:“那先生认为,陈友谅会从哪儿突围呀?”

    刘伯温说道:“南湖嘴。”

    朱元璋一愣:“为什么?”

    刘伯温侃侃而谈,道:“大帅,陈友谅从泾江口已经突围了三四次了,次次失败,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从哪儿突围?只有一个解释,佯攻诱敌,就是把大帅的重兵都引到泾江口那儿去,然后从南湖嘴突围。”

    就在刘伯温说完的时候,朱元璋则默默的瞧着他,说道:“伯温哪,这事吧,咱想了小半宿才能想明白,你怎么一语就道破了呢?你可太厉害了。”

    感受着朱元璋的目光,刘伯温忙说道:“我又说漏嘴了。”

    就在朱元璋愣神之际,刘伯温又说道:“既然大帅想了小半宿,我怎么也应该想大半宿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