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字迹当中,短短一篇手书,字字若浩大烈阳,光正无匹,横扫一切邪门歪道,诡谲之物。

    当真是正气长存,万邪辟易!

    孟昭通晓佛道魔三家之长,以帝龙紫薇之身驾驭,得心应手,浑然天成。

    对于儒家武学,则一直涉猎浅薄。

    因为从本质来说,这帝道和儒道,乃是对冲的,矛盾的。

    不是说这两者水火不容,恰恰相反,此两者相辅相成。

    但,汇聚于一个人身上,则是大大的难堪。

    正如自古以来,君权与相权,是相互制衡,此消彼长,是一个道理。

    但也不可否认,这儒道修行,的确是非常神奇,玄妙。

    其实有些类似于那昭如令的武道修行,以道为主,而非以武为主。

    儒道,儒道,修的是儒之大道,以此践行大道,所谓的武学,境界,只是在抵达大道路上的沿途风景而已。

    举个例子,儒道修士,往往有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存在。

    他们往往不注重武道的修行,而在儒学上下功夫,或是通过实践,来践行自己的理念,修行。

    一旦底蕴充足,完满自身,随时可以一飞冲天。

    再比如,一些大儒,论境界,可能是宗师,大宗师,但战力,却无比孱弱,可能比不上一些真正在死亡当中厮杀历练出来的强者。

    但,这只是他们不曾主修斗战之法,如果愿意,他们当然也可以有强大的战斗能力。

    只是如此一来,就有本末倒置,颠倒主次的嫌疑。

    所以,自古以来也有所谓的文人孱弱之说。

    不是说真的弱,而是他们在理念上,并不一味追求强大的武力。

    但若是真的有心探寻,学习,儒家的斗战之力,绝对会叫人大吃一惊。

    比如阎立冰手中所持的那中古大儒手书。

    乃是一身浩然正气,结合天地法则,衍生而成。

    一字,就是一道,一道,则意外着一个比肩大宗师程度的手段。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大儒手书,终归只是手书,而非大儒真身在此。

    而且,这手书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并非无穷无尽,可以随意挥霍。

    这也就导致了,阎立冰的这一手段,的确是先声夺人,霸道绝伦。

    但,想要直接湮灭那由一尊超强者意志,血肉诞生而成的诡怪毒王。

    尚力有不逮!(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