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印钞,多么爽的词汇。

    其实话说回来,就算是朱英摆烂,大明宝钞不断的贬值,稍稍维系一下,至少他这辈子,不用愁了。

    不过嘛,既然碰上了,还是要让其走向正规发展的。

    其实现在的朱英有很多法子,可以让大明宝钞的价值飙升上去,不过便就是后世金融的那套手法。

    虽然对这方面不算精通,不过大权在握,操控起来也就简单许多了。

    但是这样一来,被割韭菜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因为一个关键点,不管现在市面上流通多少的货币,货物的数量,是没有变化的。

    当朱英把大明宝钞,通过手段和白银的价值成正比后,随后带来的结果只有一个,物价飞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把白银,黄金,甚至布匹,绸缎,反正是值钱的玩意,都给干下去,就和宝钞的概念差不多了。

    这是个愚蠢的法子,因为只要宝钞只发行,不回收,而且是大量的发行,那么还是会暴跌。

    叶月清听完,微微平复了一下有些季动的心情,而后问道:“殿下,假若不是宝钞提举司印钞,难不成我们又像之前一样的方式,去借贷吗?”

    这也是叶月清唯一能够想到的出路了。

    群英商会虽然上次借贷了许多家,但是名声没有坏。

    很多商人,只是觉得群英商会的运气太好了,虽有些感觉到非常的蹊跷,但也没有证据可言。

    首先是地理因素,造成的信息传播误差。

    群英商会是大范围的借贷,但那是分布在很多城市。

    现如今的信息传播速度,这个城池的商人,并不能随时知晓另外一个城池的商人情况。

    当然,还有最为主要的一点。

    一般商人,尤其是商会和商会之间的借贷,都是在私底下完成的,没有人会特意的散播出去。

    这叫不给人留面。

    即便是黑心奸商,只关注利益。

    可在商道上面混,有些规矩就是不能破的,这也是为何死了那么多商人,却没有几个知道群英商会大肆借贷的事情。

    叶月清眼神中,有着些许担忧。

    这样的做法,来钱确实是快,而且借完后,还能顺势抄家一波,又能到手一批。

    只不过如此,无异于杀鸡取卵了。

    最关键的是,这次的数额,过于巨大。

    可不是几十万两白银就能解决的事情。

    按大明宝钞价值算,估计得要五百万贯,可能还不止。

    因为大量的宝钞流入,宝钞还会继续贬值。

    目前大明宝钞的面额,为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这五种,按照最初当时制定的纸币政策,一贯合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而宝钞提举司,至洪武七年创立的那年,就发行了一千万贯。

    而后每年都是三四千万贯不等。

    最多的那年,便是在洪武十八年,因为受到郭桓桉的影响,发行的宝钞数量突破五千万贯,直逼六千万的关卡。

    这样的大明宝钞,朱英如今已经不敢用了。

    目前,宝钞提举司,还在印着。

    大明官吏,将士,只能依靠这个发部分俸禄,补部分粮食,绢布,否则没得办法。

    现如今,商人,商会间的借贷,对于宝钞几乎都是不认可的。

    听到借贷,朱英回道:“要说是借贷吧,其实也差不多,不过咱们用的,是另一个法子。”

    “姚广孝那边的事情,还记得吧,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