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监国,常常为了可能是几十两银子就跟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老朱抠抠搜搜一辈子存下来的家底,几乎都要给朱棣败光了。

    这里头除开经济因素外,还有明朝内部政治因素的关系。

    迁都,亲征蒙古,那都是朱棣在搞,以朱棣诛十族留下的威风,虽说朝廷没有怕朱元璋那样怕朱棣,可尽皆都是畏惧居多,偶尔上奏朱棣说不看那就不看,大臣们也就打打嘴炮,实际影响意义不大。

    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在于郑和。

    郑和,三宝太监,明朝内廷宦官之首。

    仅仅如此也就罢了,郑和率两万八千人下西洋,这是宦官负责外交和统兵的开始。

    除此之外,宦官还逐渐掌握了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等大权,这一切都是从永乐年间开始。

    宦官干政势必剥夺了外府官僚的权力,朝臣的作用和影响开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朝臣抵制郑和下西洋,就成为对宦官干政的一种抵抗。

    你赚钱不赚钱我不管,可你不能影响我的权力啊。

    郑和下西洋的行动越是成功,这就让皇帝越发把权力交给宦官。

    本身从朱元璋的时候开始,对于官员的不信任度就非常高,认为但凡为求当官,无有不贪者。

    朱棣其实是受到了朱元璋很大影响,在各方面行事上亦是如此。

    并且因为这皇位不是老爹给的,而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是以朱棣心里总是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他害怕自己驾崩后,在地下无颜面对老爹。

    朱元璋的影响太大了,哪怕是在选择后边继承人的时候,也是因为一个梦,梦到了朱元璋。

    在梦境中,朱元璋递给朱棣一个大圭,然后对朱棣说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梦里的朱棣吓得够呛,哆哆嗦嗦接过了那大圭。

    梦醒后,朱棣把这个梦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徐皇后。

    徐皇后作为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她从小熟读经史,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子孙之祥也!」

    正是在这个时候,喜讯传来:世子朱高炽的正妃张氏生下一子。

    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朱棣的长子长孙。

    本来不喜世子朱高炽的朱棣,登基之后迟迟不立太子,也因为这个事情,而定下朱高炽的太子位。

    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一直在持续,永乐年间虽有上奏,但也没用。

    朱棣驾崩,朱高炽就位后,大臣们对于攻击郑和下西游的事情,就越发上头了。

    而在暗中,郑和下西洋对于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也是非常之大的。

    毕竟禁海的政策一直在,而走私海商的贸易利润巨大,而郑和的船队,可谓是海域霸主,这些走私船怎么能够抗衡。

    不仅是船队,朝廷的目光也逐渐的转移到了海上,从许多方面对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加大,这其中有着朱棣再次创下锦衣卫的功劳。

    朱棣驾崩了,朱高炽本身自然不会有其父朱棣那么强势,本身在成长期间,一直都受到了朱棣的打击。

    不过其中,郑和的意义很大。

    尤其是朱高炽即位不到一年就驾崩了,这给朱瞻基很大压力。

    郑和,就很关键了。

    很多人看到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却忽略了其身份。

    在朱瞻基即位的时候,郑和可谓是三朝元老,而且自朱棣靖难登基后,就是百官之首。

    加上朱棣对官员的不信任,宦官干政,这个时候的郑和,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