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的口子。”

    “如今这情况,哪怕是想停下都已经不能,所有的文武官员,世家富族都会联合起来,促进此事的成立。”

    “不过这样也好,到时候他们为大明版图的开扩,也会更加的尽心尽力。”

    “孙儿想着,准备弄个海外开荒令,先赐予一批公侯之家,数目不多,先弄个十几枚,也好过他们太过分散了,同时也能拿捏一二。”

    朱元璋笑道:“这个法子好,咱方才还想着一下子跑出去这么多人,咱都你有点把控不住,对于咱大明也有影响,如此甚好。”

    “此事已然发酵三日,也差不多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明日月朝,咱便把此事定下来吧。”

    如今朝会三日一开,叫做小朝。

    每月月底则开一次大朝,俗称月朝。

    倒是没有年关那么多人,不过京师七成官员都要参加,主要的内容是对本月的工作作一次汇报。

    因着现在官员数目的增加,即便是月朝也有一千多号人。

    月朝并非是在奉天殿进行,朱元璋改到了东宫大殿。

    之所以改动,这跟朱英对东宫大殿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多处的回音设计让说话更加轻松,在足够安静的情况下,朱元璋讲话的声音能够传递到后排的官员那里。

    这也就避免了先前奉天殿后边官员听不到的情况。

    况且奉天殿也容纳不下一千多号人,挤着是能挤,可这样一来就没了仪态。

    朱元璋只是去了一趟东宫大殿,就喜欢上了这里。

    甚至心中都隐约生出要把奉天殿砸了重建的想法。

    二月底大朝会。

    这次来的人特别多。

    除了已经去草原北伐的三王外,基本上能够上朝的都来了。

    五军都督府这边,更是满满当当。

    按照规矩,其实大部分的武官,尤其是都督之下的,是可以免朝的,他们通常需要练兵或者其他事情。

    但是这次对于武官来说,才是最大的诱惑。

    还有那些世袭的公侯,他们有些本身没有官职,但爵位可以享受朝廷俸禄,也可以不用上朝,但是在今日全部都到齐了。

    “凉国公。”

    “宋国公。”

    “曹国公。”

    “开国公。”

    “颖国公。”

    “魏国公。”

    文武百官见着几位国公纷纷见礼,这是大明目前仅存的五大国公。

    汤和死后,因为儿子早逝,孙子年岁还小,尚且不能继承公爵之位,据说孙子体弱多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成年。

    李善长就不用说了,已然是满门抄斩。

    邓愈儿子的邓镇的申国公因为李善长牵连也没了,倒是子嗣还在,不过爵位没了贬为庶人。

    大明开国后,一共封了九位国公,去掉四个,也就剩下这六个了。

    濮英东浪公不算在内,他是进增追封,儿子濮玙是西凉候,不在国公之内,当然,濮玙今日也来了。

    东宫大殿宽广,千余人在里面也不觉得拥挤。

    六大国公在最前排跟已经受封的皇子们一起,这样的场面也是罕见。

    后边的官员议论纷纷。

    “颖国公不是一直喊着年迈体衰,要告老还乡的吗,怎的今日精神满面的来了。”

    “这又如何,你且看开国公都来了,这等事关家族传承之大事,谁能免得了俗。”

    “宋国公自从讨伐倭国后,基本都不露面了,也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