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散了会,沈如松本是想和分进同1营的几个同学们说几句,不过看着同一个排的赵海强、辛婕走远了,犹豫了下,最终还是追上他们俩,有一搭没一搭聊起来。

    毕竟一个排,先后次序嘛。

    回到营房,一个大房间住十三个人,上下铺铁丝床,暖气已经开上了,不过温度不高,二十多度不冷不热。

    沈如松脱下军大衣挂进衣柜,里头挂了今天刚领的两套常服一套军礼服,所以衣柜空空荡荡的,衣柜上的杂物柜倒是塞得挺满,不消说,自然都是沈如松的书。除去发的军事技能书、条令典册外,都是他自己带来的书,什么《珞珈诗选》、《世界史》、《国富论》,还有一本他最近新买但没多看的《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

    沈如松看了这些书,叹了口气,心说以后没空看了。于是坐下记了今天的日记,把装帧精美的黑皮大日记本锁进盒子里,再把随身的白皮小日记本检查过,塞回到军大衣内兜。

    第二天任职命令就下来了,在驻地礼堂里,连长夏小源花了几分钟给士官生授上衔,混了个面熟后匆匆离去。

    离新兵下连队尚有两天,这两天时间新士官们便先自个儿转悠转悠,熟悉基地熟悉工作。

    延齐基地颇有规模,它是一座综合基地,建立在延齐废墟的远郊区,战前这里就是联盟东北部的重要铁路枢纽,三条铁路于此交汇,是去往陵海省的首要路径。基地旁即是海兰图朵江下游,农场、原林、矿山、油田应有尽有,价值之大无需多言。

    基地内的战斗部队是紫旗步兵第28师,辖有四个团,额定员额1.1万人此时却只达到了60%。亟待补员。基地司令部也辖属了一些单位,诸如基地守备部队、铁道兵等。

    同时基地内伴随部署了基建兵第74师。由于是国土内线作战,不需要远距离机动,所以这支预备役性质的基建兵师在建设之余,还承担了28步兵师大量后勤工作,使得28师能投入到一线作战的总人数能达到1万人以上,紧急情况时随时从基建兵师中抽取兵员补充。

    两个师又数个营,以及不在复兴军编制内,由归化民组成的辅助兵,延齐基地高峰时驻军到三万人左右,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到三月一号清晨,新兵火车来了一列又一列,卸下了上千名刚在101、102部署基地完成两个月加强训练的新兵蛋/子。没错,这时节可不管什么节日不节日,战情有需要,征召令来了在家里吃了年饭,第二天就老实去报到!

    吃过一样的铁锅焖面,一样的点名报到。沈如松对完名单才晓得,这可真是补充兵了!

    他就一空架子班组!

    老兵只有两人,两个告假了窝在营房里不肯动弹,沈如松没空搭理,但算上他,嗬,新兵有十个个!

    真是一张白纸重新画了!

    10个新兵,7男3女,高矮胖瘦皆有,性情经历一概不知,即便是沈如松授衔成了下士,但看着这几个肩章空空的寸头短发男女,也有种不知从何开始的感觉。

    这都是要四个月后并肩作战的弟弟妹妹,沈如松初次当班长,也没有摆谱的道理,直接在饭堂寻了个地方,大伙围成圈,先熟悉了再说。

    龙山七城的、龙山外围防护工程的、地表堡垒村的、基地军属的……10个人别说,来源挺复杂的,有志愿兵也有义务兵。

    军队里规则条令一大堆,沈如松不愿一开始就直接照搬上来,新兵连已经教会了他们规矩,现在他要做的是充分挖掘潜力,彻底打磨成一颗颗合格的螺丝钉,匹配进复兴军这台精密的战争机器里。

    现在分配战斗小组为时尚早,十三人的班组,会分成4+4+4三个组。而且这个班是战斗工兵班,编组情况又有不同,班副、重装突击手、机枪手都要求更高。

    班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