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很是相近。

    他将烛台放在一张桌子上,将孙太后抱回床上,又将被子严严实实的盖在他身上,生怕他着凉,这才回道佛堂,一拥而入。

    随着他进入佛堂,“撕拉”一声,伴着长长的拖音和掀起的灰尘,在没人的推动下,那大门竟自己关闭上了。

    古怪的事李孤行见到不少,倒是没让他如何的慌张,他(本章未完!)

    258、两把火

    拿着烛火在墙壁上仔细寻找一番,又见到同方才一模一样的一块玉石,滴了鲜血,大门又打了开来。

    反复试了几次之后,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专心致志顺着台阶向佛堂走去。

    仁寿宫并没有多大,然这地下却别有洞天,似乎超出仁寿宫两三倍不止。

    李孤行一直向下走着,没有拐弯,也没有转角,就这般直直向下走,已经走了超过仁寿宫三五倍的距离。

    同他想象中不同的是,佛堂似乎许久美人来过,也没有人打扫,但佛堂中却没有多少灰尘,更没有什么发霉的味道,反而处处洋溢着一股檀香的气味,令他嗅着分外享受。

    又走了三百来步,终于见到了一处大门,门两侧放着火把,由一左一右两个石刻的僧人拿着。

    那两个僧人一个生的慈眉善目,一个生的恶念横生,慈眉善目的那个另一只手单掌而立,行了个佛家的礼,而恶念横生的那个,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柄大刀,威风赫赫。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单是守门的两个石刻僧,便有着不同的禅意。

    一曰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二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论哪一个,都是导人向善的。

    然而,纵使佛陀规劝,是魔是佛,最终的道路还要看行者本人。

    若能管住心猿、勒住意马,那世间便多了一个善人,反之,则堕入修罗之道。

    李孤行没什么文化,但却看得懂其中的道理。

    若是选择左首变那个慈眉善目石刻僧手中的火把,或许这门他便再也进不去了。

    我佛慈悲,四大皆空,而那“传世龙骨”乃是世间利欲之代表,若拿那根火把,这佛堂便不必进了。

    而选择另一个,则表明自己要步入修罗之道,虽不知会有如何结果,但却代表内心终归战胜不了自己的欲望,也是自己堕落的开始。

    李孤行瞧着,心中凌然,忽而涌现一种莫名的悲戚。

    他这一生若是顺风顺水,本可以做依心而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然而,因为王振的陷害,使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自己从未看得起的路来,在阴暗中做一个孤勇者。

    虽然他内心并没有因为所遇种种而变得阴暗,但却已经不是当初沐浴在阳光下的少年。

    他双手合十,对着两个石刻僧行了一礼,“非我不是善类,只是世事所迫,不得不走上了这条道路。”.

    说罢,他毅然决然的拿起了另一个石刻僧手中的火把,纵使步入修罗,他李孤行也在所不辞!

    258、两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