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那李文瑶,发明‘月更’新名词,成功熬死一大批读者!”

    “名声臭又怎么样?钱才是硬道理!”

    王正福掷地有声,他说的才是现在普遍作者的多数写照,只要有一本爆款了,那绝得逮着使劲薅羊毛!

    因为,大多数的书本在一百万字之后基本上都是情节重复,换汤不换药,但只要故事的基本核心在,主线还在,就可以一直写很久。

    “我也搞不懂。”山上无奈叹气,道:“啥也别说了,王老你目光比较准,先帮我看看呗,鸡蛋里挑骨头,尽量找几个缺点出来,我回头好好劝劝他!”

    要不是现在条约分明,他都想找个枪手去给施禾续写了!

    一个金饭碗放在面前,怎么给丢了呢?!

    “好。”

    王正福点了点头,朝着门外大声吆喝:“伙计们!进来干活了!”

    喊完,王正福回头,又对着山上说:“我一个人有时候也看不准,咱们出版社也是有几个年轻人的,统一审核审核,明天之前给你答复吧。”

    “好的,麻烦王老了。”山上感激地道:“等这个月末发工资了,我请你去洗脚!”

    要知道出版社的审核可不是网文小说那样两三天就能出结果的,出版社审核时间普遍在一个礼拜甚至是一个月,这一次可以说是他欠王老人情了。

    王老满意的点头:“不错,还是你小子知道我老当益壮。”

    山上神秘地笑了笑,双手合在一起,突然莫名其妙地鼓掌了。

    “啪啪啪!”

    王老笑得更加满意,也跟着鼓掌起来,办公室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山上也放心地走了。

    ——

    “王主任,怎么了吗?”

    简洁老旧的办公室里,五六个编辑陆陆续续走了进来。

    清一色的30岁以下,哪里还有刚才那些大爷大妈的身影。

    这些编辑都是负责实体书籍审核的,有些负责悬疑、有些负责言情、各大分类的均有,

    而王正福,王主任,则是这一个出版部门的话事人。

    至于刚才坐在门外泡茶晒太阳的那些老人,他们上班负责的工作除了泡茶就是泡茶。

    毕竟是私企,少不了人情世故的。

    微微颔首,王正福道:“最近《星辰变》的作者翅膀硬了,改写实体书籍,还真的写了一本出来,十几万字,你们帮忙看看有什么问题。”

    “星辰变?这本书最近不是很火吗?他怎么写实体书了?”一位秃顶的编辑一脸迷惑。

    “他稿费不是有被爆出来吗?放着一个月一百多万不赚,转实体文学干嘛?”

    “那小子是个文青??”

    “我最近就在追他的书呢,那更新速度咔咔的,直接秒杀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网文作者了!他这是不用休息吗?又写了一本?”

    众位编辑面面相觑,你一言我一语的,对冬天不冷的选择均表示不解。

    副主编眉头微蹙,道:“现在施禾势头正盛,算是新生代网文作者的一个标杆了,这可是个相当冒险的选择,一旦说出版销量不佳,肯定会遭受到那些实体作家的嘲讽…”

    传统文学瞧不起网络文学,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先看吧,我把文档发到群里面了。”

    王正福摆了摆手,率先打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