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而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离不开那些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

    “是的,南华目前有37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只有18600名,这是年初的数字,陛下在视察文部时,还曾叮嘱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什么!

    18600名……

    惊愕的看着周围,尤其是在看到远处于操场上正在踢球,跑步的学生时,容闳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

    18600名在校大学生!

    这是怎么概念?

    当年容闳在美国留学时,全美国有多少大学生?区区几千人,即便是德国,也不过只有两万多人而已!

    “你们,你们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吗?”

    容闳的语气中充满了惊讶。

    “这些人里的绝大多数都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进入工厂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工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需要那么多?

    多么?

    真的不多,至少值到现在,大明这边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来没有满足。毕竟大明的工厂在不断地扩大,企业在不断的增多。对于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直到2年前,大明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才是最适当的。目前大明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机械制造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我们想要在的综合国力上赶上和超过英国,就必须坚持科技强国的道路……人才,再多也不嫌多!”

    看着瞠目结舌的容闳,刘奕哲直接引了陛下在年初于文部里的讲话,为什么是从两年前呢?

    是因为直到两年前大明培养的第一批留学生,第一批本土高端人才才开始大量进入企业,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促成变化的正是那些人才。

    到最后,他甚至还语重心长的说道。

    “如果你们来这里是想要找寻强国之道,其实答桉非常简单——就是教育!”

    环视着着南华大学的校园,刘奕泽用颇为感叹的语气说道。

    “国家的未来决定于讲台!容先生,希望你们都能通过高中会考测试,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然后考进这所大学,毕竟这里可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啊。”

    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一群留学生中,年岁最大的李学贤特意看了一眼李经方,心下暗自寻思道。

    “像大公子必定是直接进南华大学吧,不行,咱得多努力一把,一定要抱紧大公子的大腿!”

    就在李学贤打定主意要抱紧大公子的大腿时,刘奕哲又解释道。

    “容先生,你们的学生是什么水平,我并不太清楚,但是,南华大学的入学考试非常难,而且没有任何人情可寻,陛下曾经说过——即便是皇太子,如果无法通过考试,也不得特别录取!”

    刘奕哲的话间众人无不是面面相觑,皇太子也不能随意就读!这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

    “如果你们想要上南华大学,我的建议是,你们先到南华大学的预科学校就读,学习一到两年后,再去试一试,不过即便是考不上,也没有任何关系,毕竟,南华大学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学,想进入这所大学的必须是最优秀的人!”

    刘奕哲的劝说让众人无不是为之一愣,包括李经方在内的所有留学生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渴望,在这一瞬间,南华大学就成了为他们的渴望与目标。

    在他们于心底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