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1112整肃驿站
果碰上清廉的县官,还可以对其进行限制,但大多县官上有国家重臣逼问索要,下有州县的繁苛赋税,只得任由胥吏侵夺乡民财产,否则地方知县的数万两雪花银由何而来?

    除此之外,在军事动乱之际,乡绅更是凭借掌握的财富,招揽民众构建武装山寨。山寨内部不仅拥有大量的田地资源,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武装势力。

    如此密不透风铁桶,皇权根本无法进行渗透,无论是兵役的征派还是赋税的缴纳,都只能根据乡绅的主观意愿进行。

    山高不怕皇帝远,乡绅的自治不仅在于对人口及土地的掌握,更在于对胥吏的笼络。

    与之相对,封建王朝设立胥吏的初衷是为了消除乡绅的地方控制,并尝试将「乡村自治」纳入国家的治理体系。

    而眼下的大明,其实就是地方官员和乡绅相辅相成的状态,地方官很难直接插手乡野,乡绅受朝廷大义也必须尽量满足官员的要求。

    这也是朝廷地方官上任,乡绅都会携带礼物拜访的原因,皇权终究占据道义,乡绅也只敢在乡下稍微放肆一点,却不敢做的太过。

    不过,这些在张居正推出考成法以后,情势稍有变化。

    考成法是真把下面官员逼急了,为了自己的仕途,就必须完成朝廷摊牌下来的赋税。

    其实税赋不算重,可地方上杂税太多,算起来也不轻。

    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人承受的综合税赋一直都很重,明朝的轻税也仅指国税这一块。

    魏广德也是不止一次从到京述职官员口中知道地方官员为了完成赋税任务,使用一些激烈手段。

    而那些在外为官的同年、同乡,也不时在信中诉苦,多是反对考成法的。

    这也是魏广德和张居正在内阁里能够达成一定默契的原因,张居正强推考成法,绕不过魏广德,少不得他的支持。

    而魏广德此时的心态,多少也有变化。

    受后世光环的影响,魏广德一开始是支持张居正考成法制度,不过现在了解到实情后,多少还是有些动摇。

    当然,这些是另一回事儿,此时魏广德已经有了主张,打算回到内阁就把关于红薯藤的事儿布置下去,让劝农司派人去福建找李锦,看看那个红薯藤是否种活,这才是关键。

    之后还要一起进行培育,争取尽快获得更多的红薯和红薯藤,在全国各省尝试种植。

    一句话,红薯藤是魏广德为几十年后大明王朝续命准备的东西,现在貌似并不是急需的。

    至于早点尝试,甚至推广,也是为了应付现在各地的灾情。

    御米这东西,不抗灾,只是种植范围巨大,不管是耕地还是山地,都可以栽种,可以解决山区口粮问题。

    从家里出来,魏广德上了轿子就直接去了内阁上值。

    不过在上轿的时候,跟随出来的张吉又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说道:「老爷,昨儿下午,我遇到朱尚书府上管家在正阳门外采买,就聊了几句。」

    魏广德正准备弯腰钻进轿子里,闻言立时站住,回头看了张吉一眼。

    显然,这小子今儿把这事儿给忘了说,这会儿才想起,或者先前不知道该不该说。

    魏广德的动作,张吉自然明白,凑到魏广德耳边小声说道:「他说朱尚书最近日子睡不好,人也消瘦了,请了郎中看过,说是年纪大了的正常反应,只能调养。」「嗯?」

    魏广德闻言眉头一皱。

    不过想想朱衡的年纪,六十好几的人了,确实身体显得有些苍老。

    只是此事朱衡还没有给自己说,他也不好冒然出口想问,只能先憋在肚子里,佯装不知道就是了。

    微微点头,魏广德弯腰就进了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