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1190申时行
、二十两的送银子,说银子可以帮忙做许多事儿,比礼物强多了,用不上也不必拿出去换银子使。

    然后,就是被人告发说是贿赂同僚。

    好在那时候送出去的银子都是可查的,也是当着大家面送的,而且那些时候所有有事人家他都这样送,所以只是被训诫了两句,并没有因此就被驱逐出翰林院。

    “张四维”

    魏广德不由嘴里念叨一句,想着当初在翰林院里共事的情况。

    只能是,魏广德不认为张四维有多大的才能,倒是有许多人愿意帮他忙。

    原因,先前已经说了。

    张四维擅长交际,或许是家族遗传的原因,毕竟是商人之家。

    其本人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著作繁多,值得一说的是他当初能够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靠的正是一手书法。

    至于张四维对边关事宜上见解独到,魏广德倒是也和他聊过一些,但大抵就是今日张居正和他所说那些,只要商业上满足了蒙古人对大明物资的需求,他们就不会南下牧马,边关也就太平了。

    开展和蒙古人的商贸,大明也会获益良多,毕竟是买卖,双放都不会吃亏,总比战火涂炭下百姓受苦强多了。

    那时候张四维还是魏广德的前辈,他是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魏广德入翰林院未多久,就变成和他一样的编修,居然没在庶吉士上呆满就升职。

    而张四维可是在庶吉士上做了两年多才授予翰林编修官职的,而且之后张四维就一直是翰林院里的小透明,真正升迁还是从隆庆朝高拱回来以后才开始的。

    或许那时候的高拱急需要像张四维这种长期在朝中坐冷板的人投靠,扶持这些人可比接手其他要强的多。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何况这张四维还背景强大,只要施恩于他,就能同时得到来自杨博和王崇古的好感。

    而张居正在高拱之后也对他青睐有加,大抵也是这么考虑的。

    不过魏广德还是摇摇头,张四维不管是在礼部还是吏部,其实都还行,但要他让他进内阁,魏广德多少还是觉得不妥。

    张四维这个人为什么会在翰林院蹉跎那几年,不是他关系不够硬,要知道杨博那时候已经是转吏部做天官,要提拔他一个翰林编修易如反掌。

    就算是清贵的翰林掌院也绝对不会在这么一件小事儿上惹杨大人的不快,肯定会首肯支持的。

    可是,张四维那段时间里就好像烂泥扶不上墙一般,整日在翰林院就是游手好闲的形象。

    是的,当初的弹劾或许对他影响很大,但说到底还是他性格的问题。

    富人家的孩子,多少总是缺了点锐意进取,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

    对于张四维来说,钱财应该也只是一个数字的概念。

    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张四维早已见怪不怪了。

    别人刻苦读书,是希望有朝一日鱼跃龙门,步入仕途,光耀门楣的同时还能改变家族的境遇。

    而张四维读书,科举,入仕,不过是一种人生选择,也许有施展抱负的文人气象,却绝对没有以此改变家庭境遇的期望。

    事实上,明代官员那点可怜微薄的俸禄,可能都不够张四维买本好书的。

    张四维小时候据说非常聪慧,也很早熟,七岁的时候,言谈举止就和成人无异。

    父亲常年在外经商,但却很喜欢给张四维寄东西。

    父亲的礼物不是各种玩具或者他处的特产,而是一车车的书。

    对,书,还是用车拉回来的书。

    在古代,一本好书价格不菲,而张四维的父亲却到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