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539捷报
遭到***反扑时候可以交替掩护。

    其实,黄台吉接应打来孙部撤退,就是考虑交替掩护撤退,只不过打来孙部被打得实在太惨,根本无法接替他们,只能由他们一直殿后。

    马芳带着亲卫,很快就到了前面几辆大车前,看着装的满满登登的箱子和袋子,他就是心中一喜。

    箱子里的东西,不大可能是金银财宝,毕竟***洗劫的都是村镇,好像没有打下城池,大量金银细软获取就比较难。

    应该是衣服和布料一类的,而袋子里大概率就是粮食了。

    马芳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不过还是让人打开了几口大箱子,他要亲眼看看都有什么。

    很快,有士卒下马,爬上大车打开箱子和袋子。

    袋子里确实是粮食、盐巴和茶叶,箱子里大多也是衣服布匹,不过也有少量其他东西,都是生活必需品。

    相对来说,粮食和衣服布匹更受马芳喜欢。

    粮食是军队稳定的基石,其实不止是军队,甚至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衣服和布匹则是士兵所需要的,不管是自己穿还是拿回家里都可以,就算大小不合适,家里人给改改就能穿了。

    而且,这些衣服看上去布料和做工都不错,显然应该是从地主乡绅家里抢到的,不仅有松江棉布还有不少是丝绸制品。

    布匹种类也很多,不过这就更好分配了。

    实际上,大明建国之初,布匹就常常被做为军饷发放,而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原因,军户也都非常喜欢接受布匹做为军饷。

    这其实也是棉花在大明得到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棉花不仅是做棉袄、棉被用,更多的其实还是用来织布,江南的纺织业也是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

    朱元章建立的赋役制度,收到的实物就是用这种方式直接分发到明军军户手里。

    只不过到了现在,实物赋役运输困难,朝廷才变得更愿意用折色的方式,用钱财支付军饷,而不是大明初期的粮食、布匹。

    几辆大车上,只找到一包金银,折算下来也不过百多两银子,虽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是放在上万人的军中,就显得极其渺小了。

    「估摸着,好东西都被黄台吉那些人,让亲兵随身带走了。」

    看到没有多少金银,董一奎只是稍微有些失望,嘴里恨恨的说道。

    「你难道会把好东西留在大车上?」

    马芳倒是无所谓,这些抢来的东西不过是聊胜于无,反正大头都要分给下面的士卒。

    不过真要有好东西,他肯定也是要拿大头的,毕竟京城那边还需要自己去结交,打理各种关系。

    「让他们注意点,特别是这种放文玩和字画的箱子,都给我留着,我有用。」

    马芳把差事交给董一奎处理,不过还是提出自己要的东西。

    「是,大帅。」

    董一奎当然知道马芳要这些做

    什么,其实马芳也不是读书人,要文玩和字画这些东西当然不是自己私藏,而是拿去送人用的。

    这点,他即便是大老粗也明白。

    宣府的军粮和军饷都是朝廷优先供应,为什么?

    他董一奎只要从兵备道领到粮饷后稍微克扣一些,都比马芳要的实在。

    不过,他的眼睛其实更多的还是盯着那包金银。

    都是将领,不缺吃不缺穿的,还是金银实在点。

    马芳带人返回,查看伤员的救治情况。

    一场大战活下来的人,即便是伤员,马芳也会命令随军郎中尽心医治,这也是让士卒保持士气的方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