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依秦制,天子六玺。

    据唐人杜佑《通典·嘉礼八·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记载:秦人将印称作玺;因为玉是不与臣下共同使用的,所以,就用玉制作天子六玺。

    六玺分别如下:1、皇帝行玺;2、皇帝之玺;3、皇帝信玺;4、天子行玺;5、天子之玺;6、天子信玺。

    六玺之外,秦始皇又获得蓝田白玉之后,又制作一玺。

    此玺之钮为螭虎,螭虎,乃异兽,传说为龙子之一,性好文采。

    玺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系印的带子(韨fú)坏掉之后,便用彩色的丝带挽结成穗状,“光明表章、转相结受”,遂称之为“绶”。

    汉沿秦制,天子六玺,皆白玉制成,钮作螭虎,文与秦同。

    汉高帝刘邦进入关中之后,获得了秦始皇的蓝田白玉玺,佩带在身边,这时候才称此蓝田白玉所制宝玺即为后世广为流传的“传国玉玺”。

    到了唐代,唐代皇帝又有了八宝。

    八宝,也就是八玺,在原来六玺的基础上,加了神玺、受命玺,合而为八。

    大宋立国之后,还在遵循唐朝的旧制,皇帝八宝,只是到宋徽宗赵佶时,增加一宝,由八宝而成九宝。

    宋室南渡之后,又有十一宝之制。

    据宋人王应麟《玉海》卷八十四《车服·十一宝》载:御府藏有玉宝共十一:

    1、镇国神宝,宝文“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

    2、受命宝,宝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以上二宝,封禅用之。

    3、天子之宝,答外夷书用之。

    4、天子信宝,举大兵用之。

    5、天子行宝,封册用之。

    6、皇帝之宝,答邻国书用之。

    7、皇帝信宝,赐邻国书及物用之。

    8、皇帝行宝,降御札用之。

    以上,即所谓的“八宝”,全都是赵构制作,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二次郊祀时,才八宝齐备。

    9、大宋受命之宝,宋太祖赵匡胤制作。

    10、定命宝,宋徽宗制作。

    11、大宋受命中兴之宝,绍兴元年制作。

    其实,由此就可以看出,古代自秦朝起,宝玺其实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最少也有六宝,而且随着朝代更迭,宝玺的用途也越发细化,数量不断增加。

    明朝初期,皇帝拥有的宝玺据传有十七宝。

    1、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传玺,用以威镇万国,祭祀天地。

    2、皇帝之宝,用以下发诏、赦。

    3、皇帝信宝,用以诏亲王、大臣、调兵。

    4、皇帝行宝,用以册封、赐劳。

    5、天子之宝,用以祭享山川、鬼神。

    6、天子行宝,用以封外国、赐劳。

    7、天子信宝,用以招外服、征发。

    8、制诰之宝,用以下诏书、识诰命。

    9、敕命之宝,用以下敕书、识敕命。

    10、策命之宝,用以下策书、识策命。

    11、广运之宝,用以识黄选勘籍、奖励臣工。

    12、御前之宝,用以进御座、从车驾,御前杂事封识。

    13、皇帝尊亲之宝,用以上尊号、答赐宗人。

    14、皇帝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