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效,南边的兵事就可以节省下至少几十万两银子,让南京调转京城,也可以把常盈库的借款给还上。

    现在发往九边的银子,他是真不敢再扣了,再扣怕又要哗变。

    在新皇登基伊始发生这样的事儿,虽然兵部会担责,可户部也闹不到好。

    魏广德在吏部值房听到召唤到了杨博值房。

    “杨大人,赵大人。来前收到一份湖广急件,不得不耽误了。”

    魏广德来的偏晚,因为当时手里有份文书需要看完,等他进来的时候,左侍郎赵贞吉已经在屋里等着他了。

    “无妨。”

    杨博挥挥手说道,“今日叫二位来此,都是因福建那事儿,今日我去内阁”

    杨博把首辅徐阶的意思说了下,让他们注意控制手下各司官员。

    “大人,这要是在衙门里还好说,可散衙后,他们要去哪里,我们又怎么能管好。”

    赵贞吉皱眉说道。

    “此时确实不好做,不过就是多和下面郎中、主事谈话,了解他们的动向即可,真要有人闹事,只要事前知道风声,自由办法把他们拘在衙门里。”

    杨博轻笑道。

    魏广德到时候懂了杨博的打算,了解下面官员的想法,要是真有不好的苗头,找个由头让他们在衙门里加班就好了。

    敢不按照命令行事,那有的是办法治他们。

    今天外面的情况,魏广德在吏部也听人说了,通政使司那边从早上开门就一直忙到现在,据说还有不少官员在排队递交奏疏。

    反对修改祖制,这就是大势,幸好之前没有让裕王直接答应下来,否则这会儿六科、内阁怕是要直接封驳圣旨,到时候皇帝的脸都没地方搁,对自己的信任也就到头了。

    心中庆幸之余,又想到今日应该又发出去的两封书信,一封是发往福建的,就是让涂泽民继续上疏开海一事,列举福建的实情。

    这样的奏疏上来,有利于京官知道福建的局面,即便他们是为反对而反对,至少也能理解涂泽民请求开海也是有情可原的。

    魏广德可不敢打包票,他能一直护着涂泽民的后半生。

    让京官知道福建百姓贫困局面,让他们知道福建地少,许多百姓只能靠手工过活,而大明朝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他们的供给,急需拓展海外市场。

    虽然这帮子官员未必能搞懂经济,知道外向型经济的作用,但知道百姓要活命就只能开放海禁,把东西卖给海外商人,他们才能安居乐业就够了。

    让百姓安居乐业,正是这个时代官员奉行的准则。

    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别管他们怎么当官,但明面上这就是他们做官的目的。

    至于另一封信,自然是给广东谭纶的,魏广德不确定自己的第一封书信是否说动了他,所以顺便又给他去信一封,催催,看能不能促成此事。

    浙江那边,和倭寇勾接太深,他已经失去了联络的兴趣。

    之后的时间,魏广德就不断召见吏部稽勋司和考功司的郎中、主事,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对其中持比较激进思想的人,记上小本本,这些都是要密切关注的。

    至于文选司和验封司,那是赵贞吉负责的部门,和他无关。

    在大明朝,虽然礼部清贵,也最接近内阁,但六部实权要讲排名,肯定还是吏部最大,因为他直接管着天下官员的乌纱帽,所以轻易不会有人敢得罪吏部官员。

    而在吏部四司中,又以文选司和考功司权利最大。

    文选司全名叫文选清吏司,掌管中央和地方所有文职官员的额缺设置和品级,以及官员的选授与升迁调补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