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隆万盛世 > 839禁矿和开矿
,你想到什么就告诉朕,由朕决断。”

    “陛下。”

    魏广德抬头,只是说了句,随即又四下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到殿门,再收了回来。

    上前两步,让他更加靠近皇帝,这才压低声音道:“要想增加税收,除了开矿就没其他办法了。”

    听到魏广德给出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居然是“开矿”,隆庆皇帝眼睛立时就瞪大起来。

    如果按照后世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哪个地方矿产资源丰富,当地的地方经济应当较为发达,当地居民也多多少少沾一点好处。

    因为有矿就意味着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多缴税收,许多地方政府对开矿乐此不疲,以为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当然,开矿后,因此也带来矿难、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开矿时间愈久麻烦也就愈多。

    可看明代的历史,你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哪个地方矿产越是丰富,当地百姓负担反而更加沉重,百姓和地方不但从矿产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累。

    纵观明史你就会发现,在明朝矿工造反之事屡见不鲜。

    当然,那位最喜欢开矿征税的皇帝还没有登基,所以当下朝廷的矿税不多,因为大部分矿洞都在正统年间,由明英宗下旨封闭矿山。

    后虽然朝廷为缓解财政压力,让一些矿山重新恢复了开采,可规模都不大,产出有限,而民间私挖乱采矿山盛行,不仅浪费资源,更是多次引起矿民作乱。

    中国地大物博是真的,在这片土地下埋藏着无数的矿产资源,开采出来变现,当然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是在明朝建立之初,明朝的皇帝似乎都对开矿有极大的戒心。

    开国不久,明太祖就有一个明确的看法,那就是“(矿)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

    也就是说,开矿对朝廷没多大好处,对老百姓更有坏处。

    朱元璋这个观点是符合当时事实的,虽然不符合现代人的看法。

    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初期无一不是从办厂、开矿、兴办贸易开始的。

    独独在明朝为什么对朝廷和老百姓只有坏处,没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的区别了。

    中国古代无论是开矿还是给郑和舰队造船,或是架桥铺路,以及到了清末的洋务运动,都是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不分,用搞政治的方式去搞实业。

    具体到开矿,不是把矿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该支付的成本必须支付,以确保稳定的收益。

    皇帝派出太监替他去开矿,变成了一项谁也不能讨价还价的政治活动。

    开矿是皇帝交办的政治任务,阻挠开矿就是反对皇帝,这种上纲上线罗织罪名的方式,在帝制社会里是百试不爽。

    什么意思呢?

    准确的说就是在大明朝皇帝让开的矿,管理矿产的官员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也就是太监,他们有很大的权力。

    他们能以公权来强迫当地百姓几乎无偿为他劳动,而且不给当地支付任何成本而将矿挖走,“器用”都出于当地,而挖矿的设备和运行成本都是有地方上承担。

    这样的操作模式下,不管皇帝要到什么地方开矿,当地都会极力反对。

    百姓不仅要出人免费给皇帝挖矿,地方衙门还要想方设法筹措开矿的银钱,而矿产的利益他们一分也无。

    当然,更加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大部分利益落到管理矿产人的腰包里,朝廷和皇帝得到的是很少一部分,而对当地百姓则是百害无一利。

    明朝用这样的方式开矿,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因为明朝时期开矿,安全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