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真较真的话,工部的收入虽然没有户部多,但复杂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兵部,看似就是个军事而非财政管理机构,但实际上明代兵部也参与财政管理,其管理的收入主要包括马差折银、桩朋银及班军折银、皂隶折银、驿传银等。

    魏广德当初在翰林院问起自己的收入时,其实当时芦布就是从兵部领饷,就是属于兵部的收支项目。

    当然,兵部主要的收入其实还是集中于其下辖机构太仆寺及常盈库。

    只能说大明的马政是真的来钱很快,而且数额巨大。

    虽然关于驿传、柴薪皂隶、柴炭供给等问题的研究也曾涉及兵部的这些收入,但其着眼点在于赋役征收,而不在政府财政管理。

    武库司既是兵部四司中最早开始拥有大规模白银收入的部门,也是四司中白银收入较多的部门。

    明初,武库司主要掌「军政、武学及戎器、仪仗,辨其出入之数,并诸杂行冗务」,因当时的财政体制以实物劳力为主,故兵部并无白银收入。

    到明中期,其掌管的皂隶之役实现折银,皂隶银中的柴薪皂隶、直堂皂隶是较早折银的徭役类项,其折银大约始自宣德间。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官员们要增加个人收入。

    比如轿夫,本该朝廷安排轿夫服徭役,但是折银后由官员自己安排。

    据估算,仅柴薪皂隶银一项,宣德间便可达256万两,随着官员人数的增加,明中后期的银数肯定更多。

    由此可见,明朝虽然名义税赋很低,但杂税之巨非常骇人。

    不过,尽管皂隶折银归兵部武库司掌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柴薪、直堂皂隶折银都要解往京师兵部贮藏和统一发放。

    兵部武库司主要负责发放两京文武官员的柴薪、直堂皂隶银,而到地方任职的官员,布政司与按察司等官由布政司统一贮藏和发放,各府州县官则由各府贮藏和发放。

    宣德时期两京官员4363人,取弘治八年人均拨给柴薪皂隶2.67名,每名额定折银12两,约有139791两。

    到了万历年间,人均柴薪、直堂皂隶3.57名计,那么估算的总数可能更多,约计十九万两。

    而兵部车驾司银库的收入也是兵部白银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车驾司银库包括其下辖机构太仆寺常盈库与车驾司本身的银库。

    太仆寺本就是大明监管马政的衙门,常盈库存银其实都是马价折银。

    因南直隶地方所解马匹「多矮小,不堪征操,今后江南该解马匹,其不堪不敷之数,每匹征银十两,类解收贮,随时官买,寄养给操」。

    驿传站银是车驾司除太仆寺常盈库的马价银外的较为大宗的白银收入。

    它来自驿传之役折成的银两,具体包括驿站所需马匹、车船、马夫、水夫、铺陈等项折银,只要设置驿站,周围则皆征收此税。

    「这么说,不算太仆寺常盈库,朝廷现在可以拿出来的白银有三百万两?」

    魏广德把三个衙门报出来的存银算了算,开口说道。

    户部掌财政,银子最多,有近百五十万两,工部和兵部次之,可也有百余万两存银。

    朱衡、万国光和谭纶三人对视一眼,还是由王国光开口问道:「魏阁老,不知内阁问起此事有何见教?」

    走进内阁,魏广德就把三个衙门的底儿摸了个透,可是内阁却迟迟没有说出目的。

    若不是有张居正在一旁,他都不愿意多说什么。

    「此事稍后会说,我这里还有个

    疑问,那就是兵部下辖太仆寺常盈库,现在每年马价银有多少?常盈库存银大约有多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