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早已退出观战的行列,只有极少的死忠粉还在坚守岗位。

    而现在一记精彩的翻袋瞬间让所有人清醒!只剩下个位数量观众的直播间内,因为这一杆球而重新飘起了666的弹幕。

    包括凌志在内的所有人都很费解,为何前几局保持稳健风的郭尊圣,到了这至关重要的一局却突然激进了一杆?

    他是优势的一方,本不用激进才对。要说着急,凌志应该比他更急,毕竟凌志比分落后。

    没有人能想明白。

    不过,虽然红球进了,但是这杆球最大的功劳仅仅是帮助老人超分,并没有帮助老人叫到下一颗彩球。

    当然了,想拼还是可以拼的,只不过老人并没有再一次选择拼球,而是老老实实把绿球打到了库边,给自己上了个保险。

    这局球郭尊圣确实已经赢了99%。

    对于郭尊圣来说,刚刚那杆翻袋虽然是他无心插柳,但并不是随意打的一杆。

    打球时间久了之后,他就能感受得到一种叫做“风向”的东西,而随之而来的就有顺风球和逆风球的说法。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新鲜,而且也不仅仅在台球界有这种说法,只要是打比赛,就有打得顺和不顺的时候。

    但不知为什么,他对于比赛风向的感知更为敏锐,可以精确到某一局,甚至每一杆上面!

    寻常人看到郭尊圣0:3落后,都能感受到老人是处于逆风局面的。但对于郭尊圣本人来讲,这局球,甚至刚刚的那一杆翻袋,就是顺风球!

    他有预感,如果那杆球采取了跟风向完全相反的打法,那么这一局到底鹿死谁手,恐怕还会留有很大的悬念!

    所以他郭尊圣能走到今天,所依靠的并非只是名望、毅力、技术和经验,对于风向的感知能力也至关重要。硬要说的话,这可以被称之为老年人的直觉?

    郭尊圣心里暗自摇摇头,他想起年轻时候看职业比赛时,一位叫奈杰尔·邦德的鹰国职业选手曾经让他感到震惊。

    还记得当时是在鹰锦赛的赛场上,年过五旬的邦德遇到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特鲁姆普。

    本以为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但是在邦德在1:3落后的情况下,中场休息归来过后竟然连胜5局,取得了最后比赛的胜利!

    那场比赛,邦德的进攻成功率远超他以往的战绩,要说原因,状态好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郭尊圣觉得老邦德把握住了当时比赛的“风向”!

    至于说这个风向到底是什么,郭尊圣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对手和自己的状态?球局的复杂程度?自己一贯的击球风格?抑或者全都有。

    但风向是什么并非当前时刻最值得思考的问题,郭尊圣觉得他最应该思考的是,他的这位小对手究竟有没有把握到所谓的风向?

    按道理说,一般人很难随心所欲地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随意切换,自己也是年过五旬之后才能对风向有着敏锐的把握。

    但那是因为自己已经近乎于无欲无求,才能在每一杆球击打之前察觉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且运用自己的经验准确执行自己的想法。

    但他觉得,坐在他身旁的这个年轻人,似乎也能够做到。

    来到3:0之后,那个年轻人也还能不骄不躁,耐心防守,郭尊圣本以为凌志跟他防守应该会觉得不耐烦,就像跟他打过球的所有年轻人一样。

    可是,当这局球进行了半个小时以后,他发现,凌志的防守质量竟然不降反升!这才让他意识到,凌志似乎在享受这个过程!

    这是极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老人近10年来古井无波的心中第一次泛起了波澜。

    这个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

    凌志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