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这个结论,倒还真的是出乎了我的预料,我还以为,那帮专家只能给出一些基于冷冰冰数据的客观推断。”

    “没想到,他们给出的结论,倒还有点浪漫主义色彩。”

    作为哈尔特计划的发起人之一,杨立飞对这个计划也确实有着足够高的期望。

    如果这个计划最终能够取得突破,无疑将是21世纪人类最为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这项成果将在医学、生物学以及计算科学等领域大放异彩!

    然而,方泰然给到的结论中,数据分析仅占很小一部分,更多的,竟然是一些思维情感方面的论断。

    这让听惯了各项措辞严谨风格的研究报告的杨立飞一时间有些错愕。

    方泰然轻笑了一声:

    “谁说不是呢?我刚拿到论证报告的时候,也是非常震惊。”

    “但仔细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我邀请的专家里面,其实不乏汉语言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存在。”

    “我觉得在论证过程中,这帮文学家,或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哦?展开说说。”

    “嗯。因为哈尔特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同步把所有志愿者的言行全部记录下来。”

    “同一个组合在行动的时候,会由生物学家和医学家来判断,是否有不协调的地方。”

    “但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则是由这帮文学家来进行判断了。”

    “这些话的前后逻辑是否通顺?话语数量谁多谁少?内容如何?语气如何?”

    “同步率越高的组合,说话逻辑越清晰,数量越平均,话语的内容也都会尽量考虑对方的心情。”

    “这些都能从侧面印证,我们计算出的思维同步率是准确的。”

    杨立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虽然表面上还是一副平静的模样,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兴奋之色:

    “我是真的没想到,语言学家竟然能在这次论证会上起到关键的作用。”

    “科学研究也会有如此浪漫的时候,难道不是吗?”

    方泰然赞同地点了点头,笑道:

    “所谓浪漫的背后,其实也可以通过数据来进一步解释。”

    “比如,两人话语数量占比,说话时的分贝数高低,两人话语衔接的频率,以及打断对方的次数等等。”

    杨立飞点点头:

    “没错,如果能把这部分数据整理出来,我们的研究报告就更加完整,更加有说服力。”

    “您放心,我马上就去安排。”

    “嗯。”

    杨立飞倚靠在椅背上,眼睛盯着天花板,口中喃喃自语:

    “百分之百......百分之百......”

    半晌,杨立飞对着方泰然问道:

    “老方,你觉得,你刚刚所说的那些条件,木心组合全都具备吗?”

    “这个嘛......其实专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全部具备这些条件的搭档。”

    “特别是理工类专家,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着绝对的理性。”

    “而文学家们也普遍认为,这种理想搭档仅仅是理论上存在,现实世界的人,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默契。”

    “别的不说,仅仅是性命相托这一点,恐怕就少有搭档能够做到了。”

    “不过......”

    方泰然话锋一转,又开始补充:

    “我倒是觉得,木心组合,确实是具备了所有的100%同步率条件。”

    “哦?为什么这么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