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便有三艘战舰被标记为摧毁,就此退出了战斗序列。剩余的战斗飞船立刻组起战斗阵型,开始向一号机展开反击。

    但此刻,一号机已经隐藏到了其余的方向。向通过计算弹道推算的坐标处展开的进攻俱都落空。而空天扫描系统哪怕开到了最大功率,也丝毫寻找不到一号机的踪迹。它们尝试着释放出大量间谍卫星,但刚释放出来便被一一精准摧毁。它们试图释放干扰弹,通过制造大量回波隐藏己方具体位置,但未能成功。它们试图逃走,但推进功率却根本比不上敌人。

    便在这黑暗的宇宙之中,一号机闲庭信步般改变着自己的位置,依靠出众的隐身能力始终隐藏在暗中,始终未被敌方舰队发现。偶尔它会随手发出一阵不算猛烈的进攻,击伤或者击毁一艘战舰,敌方舰队便不得不做出剧烈的应对。

    偶尔会有几颗弹丸击中一号机,但却完全无法破开高性能特种钢加金属氢,采取主动式与被动式双重爆破装甲技术的防御。

    最后,一直到敌方舰队所有能源都被耗尽,完全失去了机动力,一号机才随手发射了几枚中型星际导弹,“摧毁”了它们。

    在这个过程之中,敌方舰队直到被全灭,都未能寻找到一号机的真实位置。

    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哪怕不具备太多军事知识的普通人,都能从这一场遭遇战之中看出,一号机的真实实力,连一半都没有用出来,便已经全毁了一支曾经让人们引以为傲的“强大”舰队。

    “领袖,其实一号机的战斗力还有十分巨大的提升空间。”战争委员会一位委员汇报道:“其实一号机并不太适合这种小规模的遭遇战。它更适合的,是大规模的攻坚战、太空野战。

    在我们的推演之中,一艘一号机这样的飞船,更恰当的定位是一支舰队的‘进攻核心’,承担着‘战斗支点’的职责。

    这支舰队应该由以下种类的飞船构成:

    首先是一艘承担着战场投送、物资补给、后勤支援、情报核心的空天母舰,它同时可以视作一个太空堡垒;其次,是一百艘左右的中小型战斗飞船,负责与敌人缠斗,消灭小型目标;第三,则是至少一万颗以上的间谍卫星,搭配一到两艘预警飞船,搭建己方通讯网络同时负责搜集战场情报,第四,是二到四艘的反导飞船,专门负责消灭敌方星际导弹,并为我方星际导弹提供掩护,第五,至少一艘扫雷与布雷飞船,第六……

    星际战争应该是成体系的,应该是多种不同作用的飞船共同协作,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如此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如果有这样一个体系在,那么,一号机的战斗力还将提升许多倍。

    这样一个飞船编队,大约总计需要一万五千名左右的军人。”

    赵长星点了点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一套完整的飞船编队,并形成战斗力?”

    那名战争委员盘算片刻,回答道:“20年。”

    “离开这个星系的时候,我要看到十个这样的飞船编队。次一级的,适合执行更小一些任务的独立飞船编队,至少要有20个。”

    “是!”

    十个这样的飞船编队,那么,单单是一线军人,便需要超过十五万人。再加上20个小一级或者两级的,更加灵活的飞船编队,一线军人的数量便直逼30万。

    再算上其余的配套组成人员,譬如地勤、预备队、军校、后方、军工厂、科研院所等,具备军人编制的人员总数,必定会超过五百万,甚至可能会达到六百万。

    对于一个人口总量仅仅维持在两亿层级的文明来说,这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算是相当多了。

    赵长星点了点头:“对于这些飞船的等级,你们是怎么划分的?”

    “按照不同的吨位大小、综合性能、作战能力,我们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