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宣传。

    但是。

    兰花电视机厂毕竟在宁州城,我们就算是派人去宁州采访电视机厂的同志,一来一回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

    “不用去宁州了,兰花电视机厂的刘洪昌现在就在京城。”

    “真的?前阵子我们还跟兰花电视机厂的接待处联系过,据兰花电视机厂的那位女科长说,刘洪昌整天忙得四脚朝天,怎么会来京城呢?”

    刘同建把王卫东的来意讲了一遍。

    听得周主编双眼放光,啧啧称奇:“嗨,这个刘厂长还真有点意思啊,就算是兰花电视机厂凭借彩色电视机在国内一炮而红,但是它毕竟是一座地方性的小型工厂,现在竟然准备建造研发中心,简直是在开玩笑。”

    刘同建摇摇头道:“开始我也以为兰花电视机厂是突然奇想,后来跟刘洪昌建了面,我发现此人是个特别务实,而又有远见的人。

    在他看来,在未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我们不能大力大力发展科技,那么轻则得忍受国外大公司的剥削,严重一点的,甚至会被捏脖子。

    ”

    这番话让周主编连连点头,他是从一穷二白时代走过来的人,自然明白落后必然会被挨打的道理。

    “看来这个刘洪昌还确实是个人物,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利国利民的。咱们做报纸的,也应该尽一份力,下一期报纸的印刷是在后天,你马上找刘洪昌,做一期专访。”

    “明白,我这就去。”

    刘同建重重的点点头,出了报社,骑上自行车便前往宾馆。

    可是到了宾馆后,才发现王卫东跟管婷婷一块出去了。

    “真是奇怪了,他们明明是来办事情的,为什么要去逛公园呢?”

    听服务员说两人预定了公园的门票,刘同建坐在宾馆的大厅里,疑惑的挠了挠头。

    他百思不得其解。

    .....

    另一边。

    王卫东带着管婷婷从人民公园出来,本来打算回宾馆的,管婷婷突然奇想,想去天桥看杂耍。

    这年头政策已经放松了很多,天桥作为民俗表演的聚集地逐渐热闹起来。

    来到京城,不到天桥逛一圈,那等于白来了。

    天桥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便已经存在,其原本只不过是普通的桥,只因当初只允许天子在此行走,所以名曰天桥。

    那个时候的天桥是相声、大鼓书、抖空竹、摔跤、打拳外,还有三弦、河南坠子、说青、跑马、高跷、莲花落、竹板以及卖膏药的场子。

    解放后,原先天桥两边的商贩和房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更适合普通老百姓娱乐。

    王卫东跟管婷婷一路走一路看,还从卖黄米面切糕的摊位上买了半斤切糕,准备回宾馆。

    路过天桥的时候,他特意朝天桥下看了一下,结果并没有发现傻柱的身影。

    旋即想到,现在时间刚步入八十年代,娄晓娥还没有回来,贾家那几个白眼狼争夺傻柱家产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回到宾馆,王卫东便看到了刘同建。

    “刘记者,久等了吧?”

    “也没多长时间,我已经得到了报社的批准,要对你进行采访。”

    “这是好事啊,走,咱们去房间里谈。”

    ....

    三天后,大街小巷的报刊亭里,老板同志都把最新一期的《科技时报》摆在了最上面。

    因为报纸的头版头条,有一个硕大的标题:《风景这边独好,看兰花电视机厂是如何突破艰难险阻,打破国外电视机巨头,对高端彩色显像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