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电子计算机,一般称为第二代计算机。

    一九七三年,京城有线电厂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并且已经注意到了小型计算机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最终还是砍掉了小型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王卫东这次要合作的对象就是京城有线电厂。

    在前两天,他已经通过部委的同志联系京城有线电厂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郑恩铭教授。

    昨天晚上,于莉跟王卫东汇报,郑恩铭教授刚结束一个研究项目,有时间面见王卫东。

    双方约定在今天上午见面,王卫东对科研工作者素来抱有好感,一大早就来到了兰花实验室,喊上了方木跟他一块前往京城有线电厂。

    为了表示对科研工作者的敬意,王卫东还让后勤部门准备了礼物,五十斤猪肉,两百斤精白面和三百斤大豆。

    由于礼物比较多,嘎斯吉普车坐不下,不得不又动用一辆解放卡车和五名保卫干事。

    当吉普车和解放卡车出现在京城有线电厂的时候,引起不小的轰动。

    此时正是上班时间,那些进出大门的研究员们纷纷停下脚步。

    “这是谁啊,这么大的场面。”

    “难道是上级领导前来视察了?”

    “没听说啊,目前郑教授的大型机研究还没有出新成绩,上级领导这会也不会来的。”

    “好像是兰花汽车厂的同志。”

    “前阵子我听说兰花汽车厂想跟咱们一块联合研究小型机。”

    “小型机?这项目不是砍掉了吗?郑教授会同意吗?”

    “是啊,郑教授现在一门心思的扑在大型机上,对小型机压根就没有兴趣,这些人肯定要是闭门羹了。”

    ....

    闭门羹倒不至于,有部委的牵线搭桥,郑恩铭教授就算是推迟研究项目,也得接待王卫东一行人。

    当然了,他对这次会面的热情并不高。

    这在王卫东刚见到他的时候已经觉察到了。

    会议室内,郑恩铭教授见到一行人前来,站起身笑道:“兰花汽车厂的同志,欢迎来到我们有线电厂。”

    李卫东走过去同他握握手:“郑教授,我对你们在计算机方面作出的贡献深感钦佩,为了支持你们的科研工作,特意带来了五十斤猪肉,两百斤精白面和三百斤大豆。”

    郑教授脸上的笑容本来是比较勉强的,就算是握手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的,听到这些礼物,顿时惊得嘴巴有些合不拢了。

    现在京城内的物资贵乏情况,虽然相比前几年,已经有所缓解,但是市面上的物资依然不富裕,像京城有线电厂这种纯科研机构,获得的支持更加有限。

    大部分研究员每个月只能分到五斤肉票,十斤精白面,六七十斤粗面,就算是像郑教授这种科研带头人,每个月的物资供应也只不过比一般的研究员多1斤红糖罢了。

    这次兰花汽车厂竟然送来了这么多物资,不愧是京城内最有钱的工厂。

    郑教授常年待在实验室里,对外面的事情并不了解,在接到部委电话的时候,还感到疑惑,京城什么时间多出一个兰花汽车厂了。

    后来找实验室的其他研究员一打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兰花汽车厂从建厂到投产,仅仅花费了两年时间,并且在开始生产汽车后,生产出来的兰华汽车很快就畅享海内外,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厂。

    “刘厂长,你实在是太客气了,我们两个家单位,平日里本来就没有什么交集,你大可不必带这么贵重的礼物。”

    郑教授是那种老派的科研人员,即使生活困苦,几乎是咬着牙过日子,还在讲究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