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以偿还其罪。”

    反正大明现在交通不便,很多地方都需要修缮,例如长城,足够这些八旗子弟修几年,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什么996,对他们来说都是福报!

    之后江帆修书,让人送往京都,接着就点起兵马粮草,带领三千锦衣卫、两千神机营与三万关宁铁骑作为先锋,开始了北伐。

    战斗相当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

    后金不善工事,十米高度城墙都很少,加上皇太极死亡,精锐尽灭,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武装力量。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了后金大半城关,杀入后金腹地。

    对于百姓,江帆确实没有动,但那些曾经的八旗贵族就倒了血霉,家产被抄没,牛羊充当军粮,有些则分配给贫苦百姓。

    并解放了很多蒙古、汉人、朝鲜的奴隶,让他们重获自由。

    因为江帆的策略,加上强悍的军事力量,抵抗越来越少。

    每打下一地之后,江帆就会从关内调人前来驻守,维护治安,确保百姓权益。

    虽然那些八旗贵族对江帆恨之入骨,可普通百姓却发现,明军并不想想象中的那般凶恶,甚至感觉还挺好。

    起码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大,尤其是那些被解救的奴隶,一个个都感恩戴德,有不少女子更是无以为报,想以身相许。

    但都被江帆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此外,江帆让那些被解救的蒙古、朝鲜人,回去宣传明军的政策,很快就拉拢一批受后金欺压的人展开反击。

    此时的朝鲜,还没有分裂,也没有后世那么的小西八,算是大明的小老弟,而且是否崇尚大明。

    一听老大哥为自己报仇,自然欢欣鼓舞。

    蒙古方面见明军势不可挡,也选择了给后金两肋插刀。

    面对蒙、明、朝的三面夹击,后金无力回天,一些贪生怕死的八旗贵族,看到明军之后,望风而降。

    江帆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等攻打到盛京的时候,还没开打,城中的百姓就自发打开城门,绑着八旗贵族来降。

    看上去似乎还有些迫不及待!

    大战捷报连连,传回京都后,朱由校又惊又喜。

    喜的自然是明军大获全胜,一个月时间不到,江帆不仅消灭了二十万八旗军,还挥军北伐,打到了后金的盛京。

    高兴的是江帆能打。

    担心的是江帆太能打!

    现在江帆在边军的心目中简直宛如战神下凡,小迷弟无数。

    要是起了什么心思,他这个皇帝可就坐不稳了。

    虽然朱由校并不喜欢做皇帝,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还是不能接受朱家以外的人来当皇帝。

    江帆并不担心功高震主的问题,他现在想的是,为什么已经占据盛京,灭掉了后金,还没有收到系统提示?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