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有些不太明白,问道:“那赵皇帝不惜嫁女儿过去,以求罢兵言和,是为了什么?”

    “还能为了什么?”

    沈老爷背着手,笑眯眯的说道:“为了省钱打咱们啊。”

    打仗就是打钱,北齐的经济状况,本就稍差于大陈,哪怕是前几年大陈,在赵昌平的主持下,经济状况也比北齐好上很多。

    前两年,沈老爷弄出了市舶司之后,朝廷的经济状况便更加好了,已经足够支撑起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事。

    但是北齐未必可以。

    简单来说,他们应该是有点缺钱了。

    同样人数的军队,战争状态跟日常状态,开销差距是非常大的。

    而且边军可以屯田戍边,如果能休战,齐人财政的压力,就会骤然减轻。

    这些都是政治层面的事情,不管是苏定还是薛威,都不太精通,听得云里雾里,沈毅也没有跟他们解释很多,只是简单说了一遍之后,便开口道:“好了,你们这几天打仗也辛苦,且回去好好歇息罢,我这段时间都会在响水。”

    “要北上之前,咱们再谈。”

    二人纷纷起身,对着沈毅抱拳行礼:“属下遵命!”

    ……………………

    就在沈老爷跟两位下属商量北伐大计的时候,徐州城里,正张灯结彩,吹锣打鼓,很是热闹。

    迎亲的队伍里,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人,胸口挂着红花,笑呵呵的对着四面围观的人抱拳行礼。

    在他的身后,迎亲队伍簇拥着一顶大红八抬花轿,浩浩荡荡。

    整个迎亲队伍,足有一两百人,非常热闹。

    这个队伍里,还有人捧着一手拎着一盘碎银子,不时会往人堆里丢银子,引得围观的百姓们哄抢。

    “这谁家成婚,这么大的排场?”

    等到迎亲的队伍过去,才有人问起这个问题。

    有知道内情的,便摇头感慨道:“还能是谁?是咱们徐州的大书商,沈平沈员外!”

    “沈员外…”

    “记起来了,是前两年卖小人书的那个,听说发达了,富得流油,只在徐州城里,书铺就开了五六家,听说都开到燕京去了,生意越做越大。”

    这人啧啧摇头道:“原以为已经一把年纪了,没想到这沈员外竟这么年轻!”

    他看向一旁的人,问道:“这迎娶的是哪一家的姑娘?这么大的场面,都直接撒银子了。”

    被他问话的这人,左右看了看,然后低声道:“听说呀,是知州老爷的外甥女!”

    问话的人眉头大皱:“他一介商贾,竟能迎娶官宦之女?”

    “商贾,商贾怎么了?”

    “沈员外有钱啊!”

    这人嘿了一声,开口道:“这几年,都已经是知州老爷府上的常客了,说不定,为了跟知州老爷攀上关系,把自家生意的干股,都分润给了知州老爷!”

    旁边又有一个人,听到了这两个人的对话,冷笑连连:“还分润干股!恐怕这就是知州自家的生意!”

    “这姓沈的商人,只是给知州打理生意罢了!”

    “胡说八道!”

    有人反驳他道:“真要是如此,知州老爷岂能把外女嫁他?!”

    “就是就是,听说知州老爷的妹妹,嫁的是朱里真老爷,这个外甥女还是朱里真人,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嫁给家里的下人。”

    “这沈员外,定然是豪商巨贾!”

    有人把捡到的银子揣进怀里之后,骂道:“官商勾结,官商勾结!”

    众人七嘴八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