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垦殖公司构建,则参考英、荷的东印度公司,以及后世一些组织架构。

    初步拟定的结构则比较简单,从上到下依次为公司、商馆、开发区(据点)。

    原则上,各卫所在都将建立一个商馆,每个所则对应一片开发区。

    公司主要以获取当地各种有价值的资源,增加商馆收入,作为主要任务。

    如从土着手中低价收购皮毛、宝石、珍惜矿石,狩猎、伐木,垦荒种植经济作物,利用运输优势与各王领交易,等等。

    大明的士绅、地主、商贾,只要不是在职官员、将领,且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皆可以申请成为垦殖公司开发区的承包商。

    承包商可以向都司申请组建一定数量的私人武装,不超过一千人,备桉后每年接受都司一次检查即可。

    公司商馆只负责把控开发区大的“经营方向”,在技术上给予一些支持和指导,并不干涉承包商对开发区的具体经营。

    为了确保公司有足够的利润,承包价并非定额,而是保底加分成的方式。

    合同年限最低一年,最高五年。

    至于一个开发区具体需保底多少、分成多少,就得视情况而定了。

    另外,商馆负责人也并非一定得将所有开发区都承包出去,也可以组织人手自己经营。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公司能获取更多利润。

    连续三天的联合会议,除了确认“都司+公司”的瀛洲开辟政策,还初步确定了瀛洲都司下七个卫的选址。

    分别是:

    登瀛卫(南洋分舰队最初登陆澳洲的地点,北地-达尔文)。

    北角卫(即5号预设领,昆士兰州-韦帕)。

    东炎卫(即位于炎州的7号预设领,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

    东阳卫(昆士兰州-凯恩斯)。

    东来卫(昆士兰州-马凯)。

    鲸海卫(昆士兰州-阳光海岸)。

    观海卫(新南威尔士州-悉尼)。

    东南卫(维多利亚州-墨尔本)。

    南港卫(南澳大利亚州-林肯港)。

    至于凤州、凰州极其北部的一系列岛屿,还有瀛洲西部,只能等过些年,大明在瀛洲北部及东南沿海站住脚,再去探索和开发了。

    ···

    军务院、内阁联合会议确定了开辟瀛洲的政策后,一些相关部门便为之忙碌起来。

    军务院这边负责为瀛洲都司招募兵员,调任军官。不论是志愿应募前去的兵员,还是受令上任的军官,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思想工作才行。

    虽说军人以服从军令为天职,但瀛洲毕竟遥远,又是蛮荒之地。

    不论是兵员还是军官,这一去,怕是没几年时间是难以回到大明的。

    所以需要这些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了后才能尽忠职守,乃至积极做事。

    对外则是让《大明报》、《京报》等官方、半官方的报刊进行宣传,让大明那些手中存了不少钱的士绅、地主、商贾,积极参与到此事中来。

    大明如今在国内的宣传能力已经十分强劲,可以说已经接近近代国家的水准了。

    没几日,在各类报刊的大肆宣传报道下,大明二十四省都出现了讨论瀛洲之事的热潮。

    河南某个村庄中。

    高明虎给村民们讲完了今日的《大明报》,就对比他小了十岁的妻子刘喜翠道:“朝廷要招募退伍兵去瀛洲,俺想应征。”

    正在准备晚饭的刘喜翠听了手上动作稍停,随即继续,道:“朝廷需要你,你就去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