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山脉众多的骊山,四川郡位于平原,更适合耕种。

    而且与后世不同,此时的蕲县地广人稀,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面积更大。

    据不完全统计,蕲县的小麦占地足有75万亩,另外还有不少于10万亩的玉米地。

    这样大的一片小麦,相对于仅有十万人口的蕲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胜军。

    陈胜在发动号召:“咱们大胜军,是百姓的军队,不是只会打仗的旧军队,我们拿起枪就是战士,放下枪就是农民。”

    “大胜军来到蕲县,只为了一件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现在蕲县的老百姓即将迎来丰收,你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是大泽乡出来的,正所谓乡里乡亲一家人,咱们应不应该帮家里人干活?”

    “应该!”

    “应该!”

    “好,不愧是我大胜军的崽,下面我将以什伍为单位,划分任务,分包到户,每个士卒都要参与劳动。”

    “我不管你是将军,还是都尉,军候,还是五百主,全都要参加劳动。”

    “而且这次劳动,也是要记军功的。”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多喂料。

    有了军功加成,蕲县的夏收运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蕲县的位置在四川郡以南,所以小麦成熟的比骊山要早上好几天。

    当蕲县的百姓,拿到崭新的农具时,一个个笑的合不拢腿。

    农具之于百姓,就如同武器之于士兵。

    没有士兵不想要一把绝世神兵,农夫虽苦,也想自己使用的家伙便利一些。

    “骊山出品的农具,果真了得,可惜陈将军说这些农具只是暂借给我们用,等到夏收、芒种结束后,还要收回去。”

    “废话,这样好、这样锋利的农具你在哪里见到过?”农夫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刀锋划过麦秸,便轻松收割,端的是锋利无比。

    “要是能买一把就好了,也不知道这一把镰刀作价几何?”

    “五个秦半两?”

    “五个秦半两!你在想屁吃,这么好的镰刀,起码要十个秦半两。”

    有了便利的农具,农夫们收割小麦的小绿大大提升,十万军民十万人,十万群众收割忙。

    蕲县城外,无论男女老幼,皆埋头劳作。

    整个县城里面空无一人,全都被陈胜赶去收割麦子去了。

    就连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也被编排成了后勤,烧些热茶,给劳作的人解渴。

    “前面那个壮小伙就是陈将军?”一伙妙龄少女,带着斗笠,面纱,箪食壶浆,结伴而来。

    她们中有不少人从未出过蕲县县城,更不用说下地劳作。

    陈胜的命令,让她们有了接触墙外世界的机会,就好像打开了笼子的小鸟,飞翔在这广袤的天地。

    不过,吸引她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精壮的男人。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军头头,陈胜身上的光环加成,足以让他离地成神。

    若不是黄贺压制,历史上的陈胜此时已经是“张楚”王了。

    史称“陈王”!

    蕲县的达官贵人,上赶着给陈胜送女人,却都被他回绝。

    理由是“秦国未灭,何以家为!”

    听听,听听,这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越是如此,那些六国贵族后裔便越是看好他,不像原本的历史轨迹,一个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