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

    并且能说出很多反驳他观点的言语。

    可……他试着带入到观众视角来看这片子,却发现这些反驳的话语,自己一个也说不出来。

    因为人家说的挺对的。

    这也是刚才他和妻子说出的这片子的瑕疵。

    四条线,都有。

    但都没做好。

    虽然最后都相互交织融合在了一起……可就像是这条评论一样。哪一点都没做到极致。

    而他看完这电影后的评价同样也是好电影。但最大的感受并非是感慨冯晓刚这次有多厉害,或者是这个故事多好多好,而是不想浪费任何一粒粮食。

    还真像是一堂历史课……

    历史课,教人铭记历史,肯定没什么不好的。

    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河南大逃荒的惨状,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肯定没问题。

    但……为什么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的观感都会这么奇怪呢?

    一边嗦面,他一边琢磨着。

    同时继续往下翻。

    发现大多数都觉得这部电影太惨了,看完心里很难受。

    虽然只是表达,但总结下来就是:观感一般。

    这对电影而言……可不算什么好迹象。

    想了想,他关了微博,打开了豆瓣。

    搜了下《1942》后,很快,页面加载。

    评分已经解锁了,超过4000人给打出的分数是:8.6

    这分数……不差。

    虽然跟自己那几部开篇就上了9的电影分数比还低了一些,但只要电影后续口碑没什么问题,上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可当他看到评论时,却发现不见什么五星,二星三星的居多。

    “我琢磨每年的12月份贺岁档,您老人家可是霸主。这次是脑子抽了?上了这种基调的片子?”

    “刚看完,就一个字:惨。惨到不像是冯晓刚。你要说这是西影厂的片子,我包容性会更强一点。但你好好的冯氏幽默不拍,贺岁档送给我们这么一盘苦瓜,我们怎么吃?”

    “说客观点吧。电影确实是好电影,可以说是冯导这些年最用心的一部片子了。没有恶俗,没有歪曲,影片处处透露着用心。2小时20分钟的片子可以一气呵成的看完。

    ……好,客观说完了,说主观的:我记得冯晓刚采访的时候,亲口说了,这是他想给所有同胞们还原历史的一个故事,值得被人铭记的故事。刘振云这部我看过,所以剧情大概清楚。《温故1942》题材比较严肃,上映前,我没有担心过冯导的艺术水准托不起来这么大的题材,电影好坏,我还是懂的。但我想问,你这个让人铭记的故事,想让我们记得什么?

    其实前面我都还能忍。我最忍不了的是,你把原著里的结尾给照搬了过来。那句“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又写它,图个啥?”。

    不好意思,在听到这句旁白后,这部《1942》或许用伪纪录片来概括会更合适。

    严肃题材的电影向来难拿捏,归根结底并非是剧情,而是内核。一部影片的中心主旨要明确。可在《1942》里,我只看到了一部纪录片。

    甚至,它远不如刘震云的精彩。”

    这篇……姑且算是短评的评论,评论人给了2星的评价。

    就着这篇评论,他吃完了碗里的面。

    擦了擦嘴后,就给其他等候的客人让了地方,压低了帽檐走了出去。

    来到了商场供人休息的凳子上后,他继续翻看着豆瓣的评论。

    得承认,豆瓣上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