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淡绿色的射线,在宇宙真空之中完全无法观测,只有在经过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晶体的位置的瞬间,才会展现出一丝绿色来。
而生态滚筒的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都被这样的像是萤火虫一样的绿色荧光围绕,而他们则像是军队一样排列整齐。
彼此之间的间隔只有不到一米,这就是生产线了,并没有人们想象之中的工厂,没有反应炉,也没有机械手,生产所依靠的就是这样一个个晶体,还有晶体之间的激光。
随着倒计时到了最后一秒,一股无形的中子风暴,从生态滚筒中释放出来,而在太空之中,则有无数的质子因此而开始了四维展开,太空中就像是炸起了无数爆米花一样,膨胀开了一个又一个银色的金属球,金属球大小不一,大的有十几米大,小的甚至肉眼都不可见。
但随着激光的牵引,在太空之中原本显得混乱无比的他们,开始在第四个坐标轴上缓慢移动,转变为统一的大小,并且被固定在每一个晶体与晶体之间的空隙。
晶体之间是以正方体的结构相互连接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晶体对应的有三条属于自己的边,而每一个边又刚好对应了一个可控高能粒子,这些晶体是可以在内部内置的微型芯片的操控之下,自由的移动的,彼此之间协调运动可以调整每一个顶点之间激光的连线,而刚好就用这条连线,就可以将展开之后的质子进行加工。
这片晶体所覆盖的三维空间,边长足有百里,如果立体起来的话,就是十的十五次幂,如今的舰队就可以以这个规模,对可控高能粒子进行生产。
这距离十的二十三次方,已经只差八个数量级了,而这里几乎每个小时就能完成一轮的生产,四天的时间就能提升两个数量级。
如果能够达到十的二十三次幂,大概就能有相当于自然界中一百克的质量,如果进行三年的生产的话,虽然还无法达到这个层次,但所有的可控质子加在一起的质量已经接近了零点一克。
虽然在现实之中,这个质量依旧微乎其微,但已经是肉眼可见的质量了,如果聚合在一起,形成类似金属的形态,那么体积应该已经有米粒大小。
这种存在看起来或许非常不起眼,但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却远远超出现代人类的想象。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蓝诺能拿到一滴这样的可控高能粒子,就能单枪匹马爆杀水滴,如果水滴不只是一个探测器,也是三体舰队的强大武器的话,拿着这一滴可控高能粒子,杀穿整个三体舰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也仅限于他自己,有可能做到这种事情,其余人就算是涅槃者,拿着这么多的可控高能粒子也不会是水滴的对手,因为以他们的能力根本没可能同时控制十的二十次幂的目标,即便蓝诺也做不到,必须要有程序辅助才能完成如此大数量的目标的控制。
当然,想要达到这个数量,其实不需要等整整三年,如果以现在的规模不扩大产能的话,的确需要三年才能生产出十的二十次幂个可控高能粒子,但生态滚筒的生产力也是在不断的提升的,可控高能粒子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实现自我复制。
但那些晶体形态的纳米机械却可以自我复制,也就是说产品虽然没法自我复制,但生产线可以,只要有足够的物质,足够多自我复制所需要的元素,生态滚筒周围的晶体网格是可以病毒式的方式增长的,只不过所需要占据的四维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未来可能会占据数千里的范围,甚至数个天文单位的位置。
如果人类的技术成熟,对四维空间的学模型了解的更加深刻的话,其实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要把生产线朝着第四个坐标轴挪移,生产可控高能粒子需要的大量空间就可以向四维要。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算是从现在开始就不扩大所占据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中也能够将每小时的产量提升到十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