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的时间,和阿联酋政府进行紧急的沟通、联系,让作为国商银行大股东的阿联酋政府进行财政担保和注资,这样一来香港国商银行便不会有危机。

    而他们不封查国商银行,也是希望香江银行届不要发生挤提浪潮。

    当然了,这些官员判断失误,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财政司的司长翟克诚是个英国佬,他不懂中文,只听助理说国商银行门口聚集了大量的储户,准备提款。

    “怎么回事?我们不是已经发出公告和建议了嘛,怎么挤提事情还是在发生?”

    银监专员卓盛才,将《经济日报》的刊文,全部转述给崔克诚。

    崔克诚顿时脸上变换起来,不满的说道:“他们怎么回事?不知道这样会引起整个香江银行挤提事件嘛?”

    虽然愤怒,他却对《经济日报》的举动无能为力,因为这是属于新闻自由,特别是在香江这个地方,更是不可能发生《经济日报》被针对,那样会引起整个媒体的对抗,甚至海外媒体都会声援。

    不过,《经济日报》的言论,也给一些财政和银监官员提醒。

    副司长就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是重视起来,马上再次派驻团队入驻国商银行总部,不能让他们将资金调往海外。与此同时,加紧联系阿联酋政府,一定要让他们给一个明确的说法。他们注资、担保与否,关系着这次国商银行的命运!”

    崔克诚也反应过来,点点头说道:“好吧!大家都提起精神起来,一定不能让这件事蔓延至其他银行,影响整个香江银行界,和港元的汇率!”

    一番安排,财政司和银监处便加班,处理这件事。

    就这样,周末两天香江的银行界过得心惊胆战,生怕挤提延续到自己头上。

    而国商银行的门口一直是大排长龙,银行的现金很快便被挤提一空。

    4月8日,礼拜一。

    早晨,香江各大媒体都刊登了:香江政府下令国商银行停业,接受封查。

    理由是,大股东阿布扎比政府不同意财政支持,且国际信用卡股份公司已经将国商银行集团发出的所有信用卡停用。

    一时间,香江舆论哗然。

    因为还是有大部分人相信了港府的话,并没有去国商银行提取存款。而且,港府声明外汇基金不准备担保国商银行。

    顿时,他们愤怒了!

    大批国商储户集体到礼宾府请愿,在国商银行静坐、抗议,甚至到街上游行、阻碍交通。

    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市民和社会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同声谴责港府政府政策摇摆不定,‘误导’市民,有损政府信誉。若是一开始进行封查,可能损失会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经济日报》成为香江销量最高的专业性报纸,理由是这次进行了公正性质的报道。

    而在阿联酋政府拒绝想国商注资和担保后,‘国商事件’的处理方法只剩下三种:

    一、动用外汇基金收购或注资国商,这是储户们的第一要求。80年代以来,香江银行出现问题都是由外汇基金接管或担保。不过,港府今天查封国商时,已经表示不考虑动用外汇基金,理由是:动用公共资产去挽救香港以外事件影响的银行,对纳税人不公平,且‘国商事件’未影响港币汇率的稳定。

    一、替该行寻找合适的买家,这是存户比较愿意接受的。因为国商出售其资产和负债均由买方承担,储户可取回如数存款。当天银监官员卓盛才也表示,有两家财团表示有意接手国商银行。

    三、清盘。这是储户最反对的,储户请愿到示威,就是不愿意国商被清盘。清盘后,银行资产分配有一定次序:首先是有优先权的债务,如清盘所需的一切支出、员工薪水/福利/遣散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