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们所构造的微观形态只是个框架,无法再继续进行完善。

    这就好像是研究包含一条直线的平面。

    通过一条直线的平面有很多,他们只是做出了这个定义框架,没有新条件的情况下,工作就无法再继续了。

    但是,这已经是很大的成果。

    其中牵扯到一大堆的数学表达,研究也为下一步的实验工作找到了明确方向。

    ……

    林伯涵只是参与新型几何的构造工作,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实验。

    所以他并不知道,所塑造出的新型几何具体有什么价值。

    当新型几何塑造完成,就是等待下一步的工作了,他也并没有太在意,而是休息了几天,认识下实验室的其他人,也能适应一下西海大学的环境。

    他毕竟是个新人。

    王浩就不一样了。

    他对于新型几何非常重视,因为几何框架的塑造,已经为下一步实验指明了方向--

    以各种单质金属为材料,研究激活交流重力场的温度以及对应的强度数值变化。

    “如果有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就可以找到微观形态稳定性和激活超导温度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定义个系数k。”

    “系数k,可以来描述微观形态稳定性以及超导温度之间的关联。”

    王浩仔细看着手里的成果,脑子里不断的思考着,都不由得变得十分激动。

    他很少有这么激动的时候。

    即便是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或者完成其他成果的时候,他也只感到一种成就感,而不是说对成果本身有多激动。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

    单质金属的激活超导温度,往往只能通过实验才能得知,现在他的研究方向就是,以微观形态理论为基础,结合后续的实验破解相关的奥秘--

    利用数学手段以及原子分析,来计算出对应单质金属的超导温度。

    这就是解析超导机制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能够做到计算单质金属的超导温度,继续研究就可以拓展到其他单质元素、化合物,甚至是有机分子。

    等等。

    能通过计算,得知相应有机分子的超导温度,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破解了超导现象的基础机制奥秘。

    以此再联系应用,肯定是前景广阔。

    如果公布出来,肯定是一项诺贝尔级别的成果,即便不公开出来,也能够得到海量的经费支持。

    海量,可不止是一个亿、两个亿,申请几十亿都可能能够通过。

    因为,这是超导。

    常温超导的研究,被认为和核聚变技术等同,被认为代表着人类科技的第四次革命,这项技术可以大大的促进科技发展,会让人类的科技实现真正的突飞勐进。

    如果能真正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任何电子产品都不用再担心发热问题、电力运输就不会再有损耗、磁悬浮交通会成为主流、超导储能技术直接改变技术逻辑……

    全世界所有和电有关的技术,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当然,前提是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材料还必须拥有较高的临界电流和磁场。

    现在还只能畅想一下,但他即将走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

    科学基金会。

    吴晖院士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屏幕上的两份报告申请,不由得用力按了按脑门。

    头疼啊!

    两份申请分别来自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以及基础科学中心,都是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