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算不上高深精湛,只能说是家常菜,属于正常水准。

    钟言吃起来,也没有任何嫌弃,就真的和普通家庭一样。

    同时,每天也在城内游逛,观察探听普通民间的百姓日常,在酒楼,茶楼中,也听到过大批行商百姓,议论着天南地北的奇闻趣事,而城内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更是瞒不过他们的耳朵。

    民间对朝廷的畏惧,对官员的惧怕愤怒。还有现在的东海郡主官陶午的官声风评,都是几乎一直的认为不是一个好官,可这些话,都是私底下的闲聊,平时可不敢对外张扬。

    时间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秋后问斩的日子。

    东海郡的菜市场口,一座刑场就建立在菜市口前,刑场很大,在之前,就已经有人用清水洗刷过,可上面依旧能看到斑斑血迹。有些血,那是洗不干净的。早已经渗透到刑场之中,哪怕是远远的站着,也能闻到一缕缕血腥气息,在迎面而来,给人相当强烈的感触。

    刑场四周,有一名名手拿长刀长枪的士兵屹立,围着刑场,将周围的百姓分割开,不让靠近刑场,免得造成混乱。菜市口本身就是百姓聚集之地。

    毕竟,每日都有人要买菜卖肉,关乎到一日三餐。人流量自然少不到哪里去。

    刑场上首,一张桌案摆放整齐,上面,放着各种物件,有卷宗,有邢令,桌案后,赫然坐着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官员,这名官员穿着的官袍是元代的官服,头上还带着帽子,其样貌的话,还算端正,看上去,正气凛然,端的是一副好皮相。

    法场中央,一根旗杆高耸而起,下面,一名身穿白色囚衣的女子被绳索捆绑着跪倒在地。身后,一名身躯魁梧,浓眉大眼的刽子手已经持刀在怀,静静地屹立着。

    天上太阳升起,邢台法场四周,已经不知不觉中,汇聚起大批民众,百姓云集。这些人,看着邢台上的窦娥,目光复杂,指指点点,却不敢大声叫唤。

    “帝君,真的任由那贪官斩杀窦娥么,要想救下她,对我们而言,都是轻而易举,举手之间。”

    万婴圣母看着刑场上的窦娥,眼眸中闪过一抹怜悯。

    “嗯,先不急,到最后时刻再说。”

    钟言颔首点点头,没有拒绝,不过,要救人,也不是现在。

    他还想继续看看情况再说。

    随着时间推移,能看到,一名老妪冲上法场,大声呼喊冤枉,向陶午诉说冤情,希望能为窦娥伸冤,改变秋后问斩的结果,毫无疑问,最终老妪的喊冤,并没有任何作用,陶午依旧铁面无私,蔡婆婆是窦娥的婆婆,说的再令人怜悯,奈何上面的人铁石心肠,下面的百姓听着虽然有些恻隐之心,也有议论不断,可最终,谁都没有大声抗议。

    民不与官斗,这是自古以来的教训。要不然,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能有好结果的,更是屈指可数。

    不到万不得已,乃至是,激发起彻底的民愤,一般而言,不可能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挑衅官府的威严。那是在拿自己的命做尝试。显然,他们的选择很明显。

    蔡婆婆的喊冤很快就被刑场上的衙役给带下去。

    窦娥目睹下,眼中闪过一抹愤怒与不甘,还有对人世间的愤慨,对世间黑暗的绝望,猛地看向陶午。

    “县令,你今天就算是把握给砍了,但你还活着,我不会让你过的安稳的,窦娥死后,必定化为厉鬼,陶午啊陶午,后会有期,我们一定会再见的,你把窦娥杀了,你就真的能心安吗。”

    窦娥一字一句,带着让人彻骨的寒气。

    “哼,满口胡言,准备行刑。”

    陶午冷笑着看向窦娥,伸手就去拿邢令。

    “慢!!”

    窦娥冷喝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