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薛极的奏报,尤其在“圣旨”二字上,更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别的想站出来的大臣,眼看风向不对,一时之间,就犹豫了。

    这时候,老太监又不紧不慢地从袖子里,掏出第三道圣旨。

    乖乖,还有啊?

    底下的大臣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都盯着老太监手中的圣旨,想看看还能爆出多大的雷来。

    好在接下来的,不算什么大事,主要是跟前两件事相比。

    第三道圣旨,为庆贺皇储确立,今年加增一科“武举”,参加之人不限于是否是大宋之民。

    八月、九月在各州当地选拔,十二月一日,各州取前十名到“临安”大比。

    最终取前五十名,赐予进义校尉,前三名视情况而定赏赐。

    而能进前五十名的武人,所在州府官员,在履历上,都可以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作为吏部年底评级,和日后升迁的有力政绩。

    参选之人,无论出身,现役军中和吏员中,凡年龄三十岁以下,且无官职在身的,也皆可以参与。

    “武举”由唐朝首创,宋太祖立国之后,也曾再次启用,有宋一朝,共出现了约七十七科武举考试。

    宋仁宗登基之后,还建立了一个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机构——武学。

    宋高宗赵构,担心宋朝出色的武将得不到提拔,曾主动倡议“文武并重”的国家政策。

    等到宋宁宗掌权之际,虽然,他已认识到重文轻武的弊端,并重新构建了武举制度。

    可是,社会上依旧存在重文轻武的风气,受此思潮影响,参加武举考试的多是些不入流的武者。

    第三道圣旨内容很长,老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整整读了半个时辰,下边的文武大臣也听得昏昏欲睡。

    不明白官家,怎么突然对这个小小的“武举”,如此上心?

    却不想无形中,这冗长的圣旨,在逐渐淡化第二道圣旨的影响。

    “......有司衙门,务必恪尽职守,秉公办事。钦此——”

    老太监读完,众大臣还在消化的过程中。

    一抬头,才发现御座上已经没人了。

    “史相,这三道圣旨,都是官家亲笔所书的,劳烦史相再过过手,明发出去,昭告天下吧。”

    一般圣旨,要经过门下省签发,圣旨的结尾要注上很多经手人或部门的印章,不像后世清朝时那样的简捷。

    老太监满脸堆笑,恭恭敬敬地将三道圣旨给了史弥远,然后扬长而去。

    “史相,这是为何?”

    “史相,不能这样啊——”

    “史相,我们该怎么办?”

    ......

    “哼,乱糟糟的,成何体统?这是崇政殿,不是菜市场。就按官家的意思,把这三道圣旨,都明发了,昭告天下。”

    史弥远将三道圣旨,顺手甩给了旁边的一位大臣,不再理会众人,也扬长而去。

    在场的几位老臣,脸上却是喜忧参半。

    他们都是经历过“开禧北伐”时代的人,官家不想屈辱的活着,也想振奋一番,可最后还是签下了更加屈辱的“嘉定和议”。

    刚才那一幕,官家的神态太像当年了。

    桃花岛,伏龙居。

    大婚之日已经过去几天了,远道而来的“全真七子”,“丹阳子”马钰和“长春子”丘处机二人,也已经告辞离去。

    “丹阳子”马钰还一再告诉郭默,得暇之时,务必前往终南山重阳宫一行,却不肯说明原因。

    郭默只能承诺,尽量抽时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