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他倒是想亲眼目睹一下,盛唐的风采还残留多少?

    可惜,那些曾经的辉煌,早已淹没在战乱之中,已经没有了所谓的“长安”,只有大金国的京兆府路。

    这么大的一块地盘,不可能没有重臣坐镇。

    郭默思虑再三,将汝州知州魏了翁调了过来,担任经略安抚使。

    治所就设在京兆府路,郭默又上书临安,恢复往日旧称“长安”。

    而河南府知府杜杲,也同时被提升为经略安抚使,统管河南府、汝州、邓州、唐州等地的政务。

    这两位是郭默麾下,效力较早且为数不多的中青年文臣,跟随郭默好几年,一直在州府的位置上历练,也是时候提升一下了。

    郭默在长安亲自主持了征兵事宜,一身燕王的王服亮相,并且身入军中、府衙、市井、地头.

    刚刚收复的地盘,总得多出现一下,也好安抚一下当地百姓的情绪。

    并在长安城头,当着十数万臣民的面,大声诵读了自己将要发往临安的奏折。

    免除三秦大地两年的农税;

    废除城门税,鼓励工商业,免除一年的商业税,次年始只收取少量的商税;

    鼓励生育,结婚的官限年龄上调为十八岁;

    鼓励读书,无论出身如何,都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考取功名;

    鼓励参军,将军功和“永业田”的奖赏挂钩

    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大张,郭默自己能想到的,符合这个时代的条款,他都列了出来,率先在杜杲和魏了翁两人的治下试行。

    当郭默这份奏折呈报到临安时,也引起了不小的骚乱,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的大家族,对其中一些举措颇有微词。

    好在这些措施只是在原金国之地试行,临安的那些人也只是私下里动动嘴,没人当真敢捅到官面上来。

    曾经最爱出风头的御史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人员都已经被老卫泾更换了一多半,理由就是“尸餐其位”。

    借着年终考核之际,老卫泾联手吏部尚书薛极,给那些人来了个“下下”的考评。

    又不是单纯的打击报复,后边跟着详实的案例做证据,有强大的“皇城司”在,老卫泾还怕找不到证据吗?

    要说你不服,想鸣冤告状,那你要么可以到刑部找宋慈去,要么就跑远点儿,洛阳城的燕王府里,还坐着刑部老尚书赵汝述呢。

    要么呢,更果断一些,到去五凤楼下去敲“登闻鼓”,直接让官家赵扩给你评评理?

    让赵扩头疼了多少年的御史台,竟然就这样简单地就被解决了?

    “官家,七爷这么搞会得罪很多人的,毕竟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这样一来很多出身贫贱之人,都有可能身披朱紫了……”

    老太监在一旁悠悠地说道,而御书房里,还站着三个老头。

    卫泾、薛极和程珌,这三位都是知道郭默身份的人,赵扩也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找几个重臣来聊聊自己的儿子了。

    “你这老货懂得什么,有多少朱紫祖上就是人上人的?值此乱世,用人用能,小七自有他的把握。”

    赵扩虽然训斥,但也知道老太监只是在为郭默担心,倒没有反对的意思。

    “三位,你们可注意到默儿奏折中最后那两句诗?这小子,写诗都不给写全了,只有两句让人看了心痒痒。”

    原来,郭默在写完奏折之后,兴致所至,又顺手盗用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

    “哈哈——殿下乃天纵之才,往往有神来之笔,老程看这两句诗,应当让大宋所有官员都好好学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