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拖雷已经离开了中都,再次回到高丽,他要着手准备来年对高丽的灭国之战。

    哲别被留在了中都,拖雷却只给了他留了三千人马,而中都城内大多数的物资,也被拖雷带走了。

    拖雷的借口是,马上要一统高丽了,需要更多的兵力。当哲别问起,该如何防守中都之时,拖雷却没有答复。

    铁木真死后就失踪了的者勒蔑,现在也成了拖雷麾下的得力干将,到底是年轻一些,杀伐手段还在哲别和赤老温之上。

    高丽半岛已经被拖雷占据了三分之二还多,而高丽的军队却被杀的只剩下一万多人。

    此时的高丽王,是已经在位十四年之久的王?,对外称为忠宪安孝大王。

    自从被拖雷攻下高丽的国都开城之后,这位忠宪安孝大王就有些颓废,国都被攻占,他只身带着护卫军逃了出来。

    那些后宫的妃嫔,落在了蒙古人的手里,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他三番五次地派使者过去乞降,却没见到一个使者能活着回来。

    “大王,高丽咱们估计是守不住了,要不咱们下海吧?”

    忠宪安孝大王身边还是有些心腹之臣的,他们知道乘船出海,也就两三天的航行,就能到达倭国最西边的岛屿。

    “可是,这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要是亡在本王的手里,本王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啊?”

    都到这个时候了,这位忠宪安孝大王还想着做一个孝子贤孙呢。

    郭默的“告金国百姓书”,似乎也给了蒙古人一个“安心”的暗示,他们不再将目光停留在大宋的身上,而是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首先,五月初拖雷就在高丽动手了。

    赤老温留守在开城,这里是高丽国曾经的国都,也是拖雷现在的大本营所在地。

    拖雷、者勒蔑、蒙哥,各自率领一万蒙古铁骑,呈品字形扫向高丽半岛的南部。

    此时,高丽的大城主要集中在中北部,而高丽的南部鲜能找到像样的城池,蒙古铁骑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尤其是拖雷的长子蒙哥,十八岁的蒙哥,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也许是在高丽的节节胜利,过早地滋生了蒙哥的骄纵之心,别看他才十八岁,正经的女人都带回家去四五个了,连孩子都生了三个。

    蒙哥这次争得“先锋官”的位置,他铁了心要拿到高丽国王的头颅。

    而高丽国王最宠爱的妃子,此时却已经被带到了蒙哥的府里,即便那位妃子足足比蒙哥大了七八岁。

    十二天,这是高丽国军队最终支撑下来的日子。

    “大王,咱们还是快撤吧,老祖宗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撤到倭国去,好在手里还有三千人马,占据一座大岛还是有可能的。”

    那位心腹再次规劝这位忠宪安孝大王,最终王?还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不过,随同他先上海船的,却是最近才搜罗上来的十几位高丽少女。

    风帆展开,足足有十六条海船,装着三千名高丽将士,和一些金银细软和粮食。

    而高丽岛上的战斗还在继续,依然有两千多名,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弃的高丽将士在拼死战斗。

    可惜,在一万蒙古铁骑面前,这点儿残兵败将是完全挡不住的。

    也就两刻钟的功夫,战场上再也没有一个站立的高丽人。

    “仔细检查一下,每具尸体上都补一刀,然后随本将入城——”

    蒙哥擦拭着手中的斩马刀,郭默出品,必是精品。

    入城,就意味着另一场“厮杀”。

    可惜,这已经是高丽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