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兴的,就有闹情绪的,比如咱们的郭襄小丫头。

    自从她被接到汴梁城之后,一直就没能见到爹爹,郭默不在这里,小丫头连捉弄人的兴致都没有了。

    有一堆小子们要照看,黄蓉也没精力来管这个丫头,索性就把她和杨过丢给了“东邪”黄药师。

    黄药师自然乐意之至,他无意中听黄蓉说起,郭默竟然曾经称郭襄为“小东邪”,老头子听了很是高兴。

    要知道,这么多儿女中,郭默自己最喜欢、最宠爱的就是小郭襄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九岁不到的年龄,学什么武功都是一教就会、一点就透。

    只是孩子们年龄尚小,就没有让他们彼此之间进行直接的比试,不过以黄药师的观察,杨过和郭襄的武艺恐怕要高出别的孩子不少。

    把他们两个单独拿出来,也有意将他们区分对待,孩子们慢慢长大了,就要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没看到半年前,老赵扩已经把郭逸给接管了吗?

    八九岁的孩子,每天都要跟着赵扩待上半天,要么带他上朝在旁边坐着听,要么就带着他一起批阅奏折,连带讲解的那种。

    现在能送到赵扩这里的奏折少之又少,每天能有个三五封就不错了,大多数都直接在“内阁”被消化掉了。

    这样的模式让赵扩感觉异常的轻松,既能把握大宋最核心的事件,又不用让自己太过劳累,有精力和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为什么之前老夫就没想到呢?

    赵扩甚至有些埋怨郭默,觉得这小子一定早就知道这样的办法,就是不肯说出来,直到他自己做了皇帝才拿出来使用。

    其实,赵扩有些冤枉郭默了。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之争就没有停止过,赵扩也是在几年前,才把史弥远搬倒的,郭默又怎么敢提出让“内阁”来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呢?

    之所以后来才提出来,一则是他真的有些懒,或者不太喜欢做那些桉头的苦差事。

    二则,现在内阁这几位,都是他绝对信得过,也是经受过“历史”考验的,郭默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郭逸跟在赵扩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居然对这些事务很感兴趣,甚至有时候还跟赵扩讨论、争辩上几句。

    郭逸的表现,赵扩是越看越喜欢,觉得有此孙在,大宋至少五十年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大宋万胜——”

    “大宋万胜——”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太庆殿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薛卿——”

    “臣在!”

    吏部尚书薛极出班应奏。

    “皇帝陛下来信说,让你严格把关一下今年的春闱,加上那‘鸿儒学院’的那些人,到五六月份的时候,给西夏杜皋那里,送过去两百名合格的官员。”

    赵扩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是笑模样,眼睛都乐开花了。

    “太上皇,陛下这是……这是要拿下西夏吗?”

    所有人都听出了赵扩话中的意思,薛极也激动的很。

    作为大宋的吏部尚书,主管大宋整个官员体系日常的考核评定,后来在郭默的倡导下,又加入了学习、培训、考核和再就业。

    一开始,薛极觉得这就是在变着花样折腾人,而且如此反复,置大宋官员的颜面于何地?

    但是,执行了几次之后,他发现真的筛出了一些只会夸夸其谈,或者只会舞文弄墨的官员。

    这些人,完全不懂得民生,不懂得经营之道,也许放到别的岗位上合适,可是让他们去做知府,甚至于知县,却有些强人所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