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还是算了吧,等哪天我过去看看那小子吧。”
军营简陋,好在郭默不是贪图享受的人,倒是杨过和郭襄,一路上也算是风餐露宿,完全是行军的标准,二小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衣食住行。
即便是在路途中,郭默也没有放松对这两个孩子练功的督促,郭襄的内功练的是“小无相功”,轻功身法却是学的古墓派的。
剑法上,小郭襄已经将桃花岛的“玉箫剑法”和“落英神剑”,练得熟练之极,李莫愁甚至都开始传授她“玉女剑法”了。
杨过的“大漠八法”,已经修练到了第五层“雁过留声”,单单内功一项,已然跻身于二流高手的行列。
不到十三岁的二流高手,比起当年郭默的起点,可要高出太多了。
不同于小郭襄,练功讲究的是一个“博”字,无论是郭默的,还是桃花岛的,或者是古墓派的,她都有在修炼。
杨过这几年却主攻“大漠八法”和“朝阳落日掌”,看到小郭襄练剑,郭默才将自己那套“南山剑法”传给了杨过。
郭默想着再等两年,杨过的“大漠八法”突破到第六层“流云赶日”之后,就正式传授他“九阳神功”。
当然,他这几个徒弟,“九阴真经”中很多功夫也都有涉及到,比如“易筋断骨篇”、“九阴疗伤篇”、“解穴秘诀”等。
这些辅助性的功法,郭默觉得每个人都可能会用得上,就把它们从“九阴真经”中拆分了出来,分别传授给了众小。
郭默一行在昌平住了三日,还没等来“听风”关于蒙古人的最新消息时,天空中就开始下雪了。
今年的雪似乎下的格外大,都有当年在大漠“七贤庄”的规模了,郭默倒是司空见惯了,杨过和小郭襄却觉得好玩的很。
一连几天,等大雪稍稍变小之后,小郭襄就嚷嚷着要出去看雪,郭默也想趁机去看看四徒弟哈吉,因此就策马西行,向居庸关而去。
二十多里地不算太远,却一半以上都是山路,有的地方战马走过去都有些费劲。
除了郭默、李莫愁、杨过、郭襄、武南天和张婷,就只带了二十名“锦衣”,顺便带了几顶帐篷,以备不时之需。
一到居庸关脚下,小郭襄就率先甩蹬离鞍下马,运起轻功身法就跑在了最前边,还不停地招呼着郭默和杨过。
“默哥哥,你快跟上去吧,别让小襄儿出了危险——”
李莫愁见状,赶忙催促着郭默,杨过却已经早师傅一步,纵身追了上去。
这个时代,居庸关长城算是比较有名气的,要知道后世闻名于世那些长城,很多都还没有开始建造呢。
比如,最有名的“八达岭长城”,被后世题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那处景点,那是明朝时才修建的。
这个时空有了郭默,也许很多东西,就不会再出现了。
以郭默的目力,没有什么东西遮挡的情况下,自然能看到几里之外,更何况下这么大的雪,地上赫然留下了两个孩子的脚印。
奇怪的是,他们两个居然没有顺着城墙到城楼里去,而是向北侧的高山方向驰去。
居庸关,“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
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三十六里的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