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就在网上,找转播比赛的直播间,开始看比赛。

    ……

    与此同时。

    时间渐渐来到三点半。

    第五位参赛者已经从台上下来。

    轮到陆湘儿上场。

    方醒和她抱了抱,说道:“去吧。当做一场演出就好,我在台下听你的心声。”

    “好。”陆湘儿用力点点头,然后提着小提琴上场。

    比赛开始。

    陆湘儿先演奏了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选段,这个乐章的难度比较高。

    在决赛选择难度高的选段,只要表现好,有机会拿更高的分数。

    这也是大部分参赛者的策略。

    因此,今天的参赛者选择的协奏曲选段,难度都不低。

    台下的观众,选择来观看这种类型的比赛,本身音乐素养就不低。

    当参赛者开始演奏,全场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的听着。

    方醒坐在后台的休息区里,闭着眼睛倾听。

    悠扬的小提琴琴声,在莫斯科国际音乐厅中回荡。

    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在小提琴演奏领域,含金量很高。

    因为柴可夫斯基的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难度实在太大了。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于1878年。

    当时柴可夫斯基刚刚度过婚姻问题引起的精神危机,梅克夫人给予了他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住在瑞士疗养,心情恢复得很好。

    柴可夫斯基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创作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创作过程很顺利,全部作品完成只用了20多天。

    不过,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成名之路,并不像创作这么顺利。

    柴可夫斯基创作完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后,首先将乐谱交给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利奥波得·奥尔。

    然而,利奥波得·奥尔在看过乐谱之后,给出了“无法演奏”的技术性鉴定。

    小提琴因为其独特的发声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乐谱都能演奏。

    这一点和钢琴不同。

    钢琴演奏,只要手指够用,可以同时按下多个琴键。

    就算是一个人的手指不够用,也可以两个人四手联弹,再不行,三个人也未尝不可。

    小提琴就不一样了,就只有一把琴弓,琴弓的马尾搭在哪根琴弦上,就发出哪个音。

    一旦出现跳跃幅度很大的乐谱,小提琴就很难演奏出来。

    因此,柴可夫斯基创作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得到的评价是“无法演奏”。

    后来,一位在维也纳的俄国小提琴家布罗兹基拿到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1881年12月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这部作品。

    这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首演,但首演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也遭到了维也纳音乐界的指责与攻击,言辞最激烈的是维也纳批评家汉斯立克,他认为这部作品中有过多的民间色彩,而且过于热烈的节奏也不合维也纳音乐传统的规范。

    音乐家布罗兹并没有因为批评而停止演出这部作品,仍在各地坚持演出,最终使这部作品获得成功。

    为了表示感谢,柴可夫斯基把这部作品献给了他。

    这首协奏曲,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被认定为“无法演奏”的。

    可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