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兵马司负责围剿山贼,守卫城池等任务。”

    “地方衙役则是直接隶属刑部,主要负责州县上的查案办案、以及追查城中盗贼,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并且管理牢狱和犯人。”

    “至于大理寺,则是作为审判法理犯罪,并进行惩戒的地方。”

    “最后的都察院,则是必须改组为巡查天下官员是否违法乱纪的地方,取消巡查御史们风闻奏事的权力!”

    朱由检所说的,实际上也就是后世治理社会的翻版,不过这些在古代就有了苗头,朱由检所做的不过是完善罢了。

    比如大理寺,一般来说是不会审查普通百姓的,但是朱由检将大理寺职权定下了,以后它只需要负责天底下的案件审理就足够了。

    刑部没有了审人,定罪的权力,只剩下了抓人、查案、看守、关押,以及巡逻城内的权力。

    兵部则是重新定位了自己,不再和五军都督府冲突,单纯的负责城池内外和集镇,道路的治安问题。

    这样一定位,可以说已经走向了军政分离的路子,唯一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兵马司的装备问题。

    不过对于这种问题,朱由检也已经想好了。

    兵马司的装备只需要简单的纸甲、刀枪,还有几十斤的虎蹲炮就足够。

    总的来说、让他们有守备城池不被山贼草寇攻陷的实力,也有主动出击剿灭山贼的实力,却没有出城野战正规军队的实力。

    这么一来、兵部的定位就很明显了,摆脱了目前尴尬的局面。

    不过、这样大刀阔斧的革新变法之下,一些人的地位必然要上升,一些人的地位也必须会下降。

    当职能发生改变以后,一些机构也就需要招募更多的人了。

    “按照弟弟的安排,恐怕眼下的两百万胥吏太多了,而衙役、兵马司士卒太少了,大理寺的官员也太少了。”

    “尽管地方有军队威慑,恐怕许多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利益让出。”

    朱由校看透了本质,如果说军事上他不是很懂,那政治上他可以说十分老练。

    尽管朱由检成长的很快,但朱由校依旧还略胜他一筹。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朱由检的成长速度让朱由校都觉得压力很大。

    “大明一千六百余县,每县大理寺最少三十人,合计就需要近五万人。”

    “一千六百余县,衙役最少需要和百姓保持一百比一的水平,哪怕每县只有一万人,也需要近十七万衙役。”

    “如果是兵马司的话,每县即便只维持一哨五百人,也需要八十万人……”

    说着朱由校看向了自家弟弟:“弟弟这一开口,便需要上百万人,而我大明眼下也不过八千六百余万人。”

    “呵呵……”听到自家哥哥的话,朱由检先笑道:

    “哥哥还相信那老黄册上的百姓数量?如果不是臣弟清查了军屯田,恐怕黄册之上,到了眼下还是六千万人不到。”

    朱由检的话,让朱由校为之苦笑。

    谁又能想到,一个清查天下军屯田的举动,不仅清查出了近亿军屯田,还查出了近两千多万军户和民户?

    自然,顺着朱由检的话往下想,朱由校自己也清楚,大明的户籍和人口数量是一笔糊涂账。

    如果真的组建起一百多万的兵马司和衙役,恐怕能解决大明不少问题,不过俸禄这块……

    “百万人马,朝廷怕是拿不出这笔银子来给他们发俸禄。”

    朱由校心情有些沉重,而朱由检则是对他安慰道:

    “按照眼下的物价,普通胥吏的俸禄当定在每月六百文,年俸七两二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