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殿内这数百人的声音,皇极殿广场上三千多京官的声音更为隆重,这让朱由校也十分受用。
前往天津的时候,朱由校已经感受到了徭役已经不再适用。
所有的政策都会过时,几年前还反对废除徭役的朱由校,眼下却同意了这个政策。
当然、他虽然知道,但这并不表明他支持这个政策。
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王朝的稳定,因此从这点来看,废除徭役显然不符合“疲民、弱民”的政策。
但同样的,他也记得朱由检说过,如果百姓人人都有事情做,都有饭吃,那就不会造反。
只要第四版蒸汽机出来,加上大明横跨南北多个气候区的疆域,这些种种决定了,哪怕大明遭受到大规模的大旱,也能调粮平抑粮价。
陕西的事情最为明显,朝廷给了一口饱饭,便再也没有人造反,而朝廷一旦施以仁政,百姓也会投桃报李。
朝廷在做什么,百姓看得一清二楚,能受到怂恿的人始终是小部分。
废除徭役,朱由校不愿意,但朱由检的建议他却不得不听。
日后的格局和眼下不一样,只要有诸藩的存在,大明的皇室就不可能遭受到杀戮,如春秋战国的周天子一般,最差也可以得到一个二王三恪的待遇。
“自即日起,废除徭役,御马监皇店,地方县衙各处张贴告示,布告天下!”
朱由校隆声开口,彻底让不希望徭役消失的文臣们失望了起来。
徭役消失,代表着地方官府和他们在这上面贪无可贪,而他们虽然能用道义来和朱由检辩论,但一旦辩不过,政策的执行就是他们无法阻碍的了。
自此,他们不仅无法阻止一京十一省省道的修建,还搭上了“徭役”政策。
朱由检见状,也带头唱起了“万岁”,引得庙堂内外只得跟随唱声。
只是唱声结束后,朱由检也转身开始公布第三点。
“国朝今岁要做的第三点,便是收回铸币权,按照去岁天下地方金银铜矿场价格,朝廷出银子,收归国有!”
“不可!”
“殿下,此乃与民争利!”
“收矿税会让天下百姓寒心的!”
“殿下……”
这次带头唱反调的,是东林党的韩爌,以及浙党的姚宗文等人,而他们之所以唱反调,立场却是完全不同。
眼下的东林党已经是小党派了,本来有一百多位五品大员支持的他们,在被崔呈秀干掉了上百人后,眼下只有不到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更是只有二十五人。
其中,袁可立等五品以上官员里,有十七人被调往了泰宁三府,因此庙堂之上,有身份和品级能上皇极殿议事的,实际上只有韩爌、左光斗、孙承宗、解学龙四人。
剩下的四人则是徐光启、孙元化等在地方,或者军备院的人。
总之,东林成了一个小党派,每日朝不保夕的,留下的大多都是能干点事情的人,而他们反对矿税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万历年间矿税对大明带来的弊端太大了。
相比较他们,姚宗文等人反对矿税的原因就很简单了。
说白了、他们身后的士绅是真的有矿啊……
要是朝廷按照去岁各地官府报上来的矿产去将各地金银铜矿收归国有,那士绅们得赔到姥姥家去。
然而,朱由检并不在意他们的意见,因为眼下的他们已经是朝堂上的一小部分人了。
天启九年和天启十年,天启十一年……
在这三年里,他们会连地方治理权都失去。
“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