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六名官员便将十几册,数十本文册带来了齐王府。
王承恩带人将这些文册放在了会厅桌上,将数十本文册汇总后的八本文册交给朱由检。
朱由检简单的翻阅,大概半个时辰后将八本文册放在了桌上。
他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但记忆力还是远超常人的,看书速度自然也快。
看完过后,诸省的情况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首先海外三省分别是交趾、瀛洲、旧港,而南部三州便是南州和东洲几个地方了,一司是小西洋监察使司。
三省三州一司里,交趾已经迁移百姓一百五十六万,大部分都是迁移的云贵,广西、广东百姓,以及少量西北百姓。
交趾本土还有三百七十万无罪的本土百姓,总的来说汉人占据了当地三分之一不到的人口比例。
旧港的话稍微好一点,前前后后五年时间,当地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三百一十六万,而土人不过五百万人不到,接近五分之二的比例。
南州等地也不错,不过百万的土人,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九万。
唯一让朱由检有些顾虑的是瀛洲和小西洋监察使司。
瀛洲的局势已经豁然开朗,杨文岳很快就能收拾掉德川秀忠,消灭德川幕府,届时全岛近一千五百多万人都能得到解放。
这么多年的战事,按照朱由检的估计,最少有三百万幕府百姓死于战乱。
不过即便如此,汉人的活动踪迹依旧限制在九州、四国和本岛的岛根、大坂等地,数量不过六十余万人。
小西洋监察使司就更别提了,与岛上数百万土人相比,不过二十余万的汉人规模显得十分稀少。
这次黄龙出征,岛上不少土人发动暴乱,还好被卢象升一一平定,不过一些工场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
关外的泰宁、朵颜、大宁三府一共不过七十多万人,琉球府则是接收了近三百万人。
算起来,如果加上泰宁三府和琉球府,那九年的时间里,大明一共向海外,关外迁移了九百多万人。
十年时间迁移这么多人,放在迁移历史上,已经是了不得的数据了,尽管其中许多地方都是临近大明近海的迁移行为,但大明确实扩大了汉人基本盘。
不过,眼下琉球府已经饱和,交趾和瀛洲的迁移也只能慢慢增加,唯一能大规模容纳汉人迁移的,恐怕只有缅甸、旧港、南州和东北地区了。
时代限制了大明,即便大明的六大船厂每年都在下水数百艘货船,但官方海外迁移的规模,基本也就限制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人之间了。
要想扩大,第四版蒸汽机必须研究成功,然后装载到船只上。
不过,大明向海外迁移主力人口都是广东、福建这两个人口稠密,土地资源不足的大省。
但眼下经过迁移,广东和福建的人口骤减一半,等大旱过去,恐怕当地的百姓就不愿意迁移了。
这么一来、朱由检只能把目光放到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去了。
这三个加起来占据大明接近二分之一人口的人口大省,尽管经济贸易发达,但面对三年后的第二阶段大旱,也将十分无力的接受迁移。
朱由检没有记错的话,大旱来临之后,江南米价从一石五百文,飙涨到了一石一两九钱银子,涨幅接近四倍。
这种情况下,为求活命,大部分人只能迁移。
所以朱由检要做的就是在三年内拿下东吁,收复东北,扶持诸藩在南亚站稳脚跟,拿下南亚这个人口规模上亿的市场。
开疆拓土必不可免的要治理,而朱由检还要加深治理,让皇权下放到那几万个集镇上。
哪怕一个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