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格罢了。

    这种情况下,朱由检也没有办法,或者说朝廷也没有办法。

    不过,这样的局面将会从第四版蒸汽机的研制成功而变少。

    “殿下!黄龙让锦衣卫飞鸽传书送来了信条,请求朝廷增兵,具体的局势还需要等一个半月后小西洋的书信送抵京城才知道。”

    齐王府内,李若琏拿着一张纸条火急火燎的走进承运殿,在将信条双手奉上的同时,他也开口转述了内容。

    他躬身递上纸条的时候,身着天青色圆领袍的朱由检正在对着殿内的《大明坤舆总图》沉思,而王承恩见状连忙上去接过信条,交到了朱由检的手上。

    朱由检是皱着眉听完李若琏话的,因为眼下他有着比较棘手的事情要处理。

    京城的米价降价,这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而是朱由检深思熟虑的结果。

    百姓们倒是因为米价下跌而高兴了,但朱由检还得为米价下跌后的一些事情擦屁股。

    拿到黄龙的信条,他草草看了一眼,上面没有写太多内容,只是短短一行字。

    【南虏南侵,土人反叛,内外三十余万敌军,龙竭力守土,请中枢再增兵五万】

    只是短短的一行字,不了解南次亚文化和莫卧儿实力的人或许会认为黄龙不行,但朱由检清楚,黄龙应该是遇到难题了,不然不会让朝廷再增兵。

    信鸽从小西洋到京城也就七天的路程,但信使到京城却需要近两个月。

    算下来,南次亚大陆的战局如何,朱由检只能在一个半月后才能从黄龙的手书和当地锦衣卫的手书中了解。

    不过了解归了解,莫卧儿的实力他还是清楚了。

    近四十万大军,财政上岁入七千多万两,坐拥十几万骑兵,上千门火炮,四五千万人口……

    这样的一个存在,刨除科技,单单说经济和人口,也足以算作一等强国。

    要知道随着旱情减退,户部估计今年的赋税数额是每个月都在变高,但即便如此,以他们估计的数额,今年大明折色后的岁入也不会超过六千五百万两。

    莫卧儿在财政这块,比大明要富裕太多,还占据了地利,并不是一个好打的对手。

    当然,这是指在现有的军事装备和后勤能力下的评价。

    大明如果真的要增兵,自然可以再增兵十数万,但对于朱由检和大明来说没有必要。

    第一是大明吃不下南次亚大陆,第二是大明不可能对南次亚大陆施行血腥政策而让自己陷入战争泥潭。

    历史上英国没有派遣大量的军队强行征服当地,而是让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操作,因为当地太难管理。

    哪怕是英国利用军队在印度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后,英国也并不想要,而是将它送给了东印度公司打理。

    东印度公司打理后发现,收税等项获得的利益丰厚,比做贸易来钱更快,这才有了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但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东印度公司并不是把夺取的土地自己来管理,而是把他们交给当地的旧王公贵族来管理,自己只抓主要的军队和财政大权。

    这样的制度下,印度民众的统治者仍然是原来的王公贵族,印度民众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同和被侵略,这就减轻了印度民众的反抗和抵制。

    同时,把夺得的土地交给印度旧王公贵族,他们对东印度公司也心存感激。

    没有财政大权和军队的印度旧王公贵族,只能依赖东印度公司。

    在印度各势力争斗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拉一方,打另一方,在表面上,东印度公司扮演着类似“雇佣兵”的角色,好像自己只是“客”。

    在这种借力打力过程中,英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