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病死,崇祯追赠其为新乐侯,而他所教导的三个孩子,崇祯的三个表弟里,刘文炳和刘文耀率全家四十二口自尽,只让年纪最小的表弟刘文照,带着崇祯的外婆逃到江南,隐姓埋名得以善终。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免看了看自己的那三个表弟。

    他们三人很有规矩的站在一旁,见到朱由检看过来,纷纷作揖回礼。

    三人年纪最大的刘文炳不过十二三岁,刘文耀不过十岁左右,最小的刘文照只有四五岁的模样,被旁边的刘文耀牵着手。

    朱由检想了想,如果按照历史,那刘文炳和刘文耀应该是在二十五六左右殉国,刘文照应该十八九岁就带着崇祯的外婆南逃。

    朱由检记得自己看过一些杂记上有记载,刘文照当时想要带着崇祯的子嗣南逃,但崇祯觉得刘文照年纪太小,不值得托付,转而把自己的子嗣托付给了两个太监,让他们转而托付给周奎、田弘遇。

    从结局看,崇祯如果把孩子托付给这个年纪最小的表弟,恐怕南明也就不会这么乱了。

    “所托非人啊……”

    一想到崇祯的一些操作,朱由检都不免唏嘘,因此对于这个便宜舅舅,自然也上了点心:

    “三位表弟眼下在何处就读?”

    “眼下在明时坊的官学内就读,成绩不太好,上不了大雅之堂。”

    朱由检的询问,让刘效祖觉得受宠若惊,毕竟过去十年来,除了朱由检外出征战立功,分了些功劳给他,其他时候他并没有得到这个外甥的太多关心。

    “舅舅日后可以带表弟们时常来王府走动,我在府内的一孩童也在明时坊的官学就读。”

    “是……”

    朱由检交代了一句,刘效祖也应下了,不过从刘效祖过去这么些年都不来齐王府走动,不难看出他实际上并不怎么喜欢攀关系。

    或许也只有这种不是特别利己的人,才能培养出殉国的子嗣吧。

    相比较周奎和田弘遇,备受冷落的刘效祖一脉,算是晚明外戚的典范了。

    朱由检倒也不强求,而是准备在明年灭建虏的时候把刘效祖带上。

    哪怕把他放在泰宁府,之后也能给他分些功,继而给他个爵。

    无功封爵这种事情,朱由检是不会开这个头的,而让功封爵这种事情很常见。

    他朱由检可以干,别人也可以干,就是看看别人能不能干出他这样的功绩了。

    因此朱由检与刘效祖唏嘘几番,随后才走上前对着其它人一一行礼。

    倒是在到了第一排左首第一桌的时候,朱由检不免有些尴尬。

    因为这一桌坐着的,便是他那群不太讨喜的岳父……

    “殿下,草民周奎,乃是平妃周素洁之父……”

    “殿下,草民田弘遇,乃是平妃田秀英之父……”

    “殿下……”

    一桌十二人,六男六女,分别代表了朱由检的六对岳父、岳母。

    只是身份在这里,只有岳父岳母巴结他的份,他自然不可能去巴结对方。

    一来到这一桌,长相不错的周奎、田弘遇就纷纷敬酒,生怕朱由检记不住他们。

    倒是比起他们,其他四对显得十分规矩,并没有特别热切,也不存在冷澹。

    这其中,以正妃袁禧嫔的父母显得最为拘谨,并且让朱由检感觉稍微有些亲切。

    不同于沉香君父母出身官吏,也不同于卫平阳父母出身勋贵,更不同于李韶禧的朝鲜豪门大族。

    袁禧嫔的父亲袁右在朱由检未改军制前,不过是陕西卫所的一个百户。

    虽说是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