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但已经起不到什么决策性的作用了。

    只要后方不干扰,正面交锋才是取胜的关键。

    正如明军和后金的战争一样,正面战场打不赢,后方不管打多少年的游击,也阻止不了战争的失败。

    中午的太阳高照在河谷,但凌冽的风吹来时,还是让人止不住的感受到一丝丝寒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支军队一进一退,很快就后退了十里,抵达了一处比较宽阔的河湾。

    比起之前只有二里不到的河谷,这个河湾足足有三里宽,足够发挥藏军的优势。

    “叛军应该要在这里决战,把火炮拉上来。”

    “是!”

    孙传庭看出了彭措南嘉的想法,并对其想法进行了布置。

    两军的形式很明显,藏军一定会发动进攻,因为他们是防守方,并且人数多,粮草消耗大,而明军的选择却有很多。

    不管是原地驻扎消耗,或者是进攻,撤退,明军都耗得起。

    相比明军,藏军完全耗不起。

    他们的土地基本就是靠奴隶耕种,眼下这里聚集了六万的奴隶,他们不耕种的话,藏地的粮食就会不够吃。

    哪怕把他们放回去耕种,想要维持四万军队的口粮,对于藏地来说也是十分艰难的。

    “轰隆隆……”

    忽的,沉闷的声音响起,孙传庭疑惑举起千里镜,而周肈也指挥着火炮上前。

    明军没有携带太多的火炮,只有三百门燕山五斤炮,但这已经足够了。

    “他们想用火牛阵。”

    孙传庭看到了灰尘之中和人群里挤出的成群牦牛,并且看到了这些牦牛的双角都绑上了尖刀,身上也披着一些缝制的皮甲。

    打头阵的数千头牦牛都是这个造型,但之后的牦牛就没有这样的配置了。

    “经略,这……”周肈有些哑然,不知道要怎么对付那成群涌到两军之间的牦牛,然而孙传庭却气定神闲。

    “古往今来,使用火牛阵的人数不胜数,但唯二成功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田单,一个是王德,前者破敌,后者突围。”

    “只是《武经总要》一书中曾说“其牛震骇前奔,敌军必乱,可以趁之”。”

    “我军若是不乱,这火牛阵不过是为大军平添肉食罢了。”

    孙传庭说出了他冷静的原因,那就是明军的阵脚根本不会因为火牛阵的冲锋而变乱,因此火牛阵根本冲不过明军的军阵。

    战国时期,田单摆下火牛阵,大破燕军,齐国因此复国,这一传奇故事被记录在《左传》中,于是便有不少读过书的统兵将领彷效。

    一些评书人也将《杨家将》中杨六郎用火牛阵大破辽兵的事迹吹嘘的神乎其神,结果就有一群将领开始使用火牛阵。

    安史之乱时,自称“知兵”的唐朝宰相房琯在长安反击叛军时,就曾使过火牛阵,结果叛军一个没伤着,自己的阵营反倒被冲得七零八落。

    南宋时期的绿林响马邵青,遭到官兵围剿时,也用上了火牛阵,结果弄巧成拙,失控的牛群大部分冲向了自己人,官兵不费吹灰之力就剿灭了邵青。

    不止是古代军队,哪怕到了近代,二战时期还有人在使用火牛阵,结果牛群调头把己方冲的七七八八。

    孙传庭的话言简意赅,同时也打了不少死读书将领的脸。

    火牛阵的作用,主要是扰乱敌军,使其惊慌,为大部队冲锋创造战机,幻想单靠一群牛去克敌制胜,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荒唐的。

    况且,战国时期的弓弩射程和威力对于牛群来说伤害不算大,牛群吃痛下自然可以顶着箭雨向前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