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边低价在北方、江南卖出,储存。
“按照入秋以来的粮价,皇店眼下有多少流动银,能买多少粮食转运江南和北方?能完成两亿三千万石的运粮任务吗?”
朱由检放下奏疏,询问着曹化淳,而曹化淳闻言也作揖道:
“皇店的书吏们算过了,流动银大约有六千万两,朝廷只需要出一千万两,凑足七千万两,就能购得两亿石米麦。”
“加上田赋的九千八百多万石,折去路上的火耗,差不多能在两千三百万石左右。”
“下面的皇店已经开始收粮了,在开春前会先运抵五千万石给山西、陕西、河西、河南、江西、浙江六省。”
“后续的一亿八千万石会在明年入秋前分批运抵六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眼下税银不够支付官员将士们的俸禄和军饷,以及拿不出不足者一千万两米麦银。”
“今岁军队和百官、兵马司、衙役、教习的合计俸禄是六千八百三十万余两。”
“眼下,金融司新到海外金银铜锭约四百六十万两,金融司存银一千六百余万两,这些加上税银,只有不到六千三百万两,尚有一千五百三十万两的积欠。”
曹化淳面露难色的说着,但朱由检却沉吟了片刻,许久后开口道:
“两亿三千万石米麦,运到北方后,需要按照多少售出,才能收支平衡?”
这个问题让曹化淳敲了敲算盘,他先计算了成本说道:“南方两千万石米麦的成本是七千万两,田赋粮如果就地售出能获利四千四百六十余万两。”
“加上运费,支出约一亿一千七百万两左右,火耗过后,运抵地方的两亿三千万石米麦,价格最少得按照每石五百一十文售出。”
“只是殿下,这个价格肯定会让民间粮商不愿意再购粮售往灾区,况且朝廷也需要用银子。”
“因此奴婢提议,按照灾区现有米价的八成售出粮食。”
“这么一来,国朝能获利两千八百余万两银子,补足各衙门的积欠后,还剩二千三百余万两。”
曹化淳给朱由检算了一笔账,尤其提醒了粮食不能贱卖。
说到底朝廷的米价是“平抑”,而不是“贱卖”。
按照收支平衡来说,他们可以把每石米按照五百一十文的价格售出,但这么一来,民间许多粮食商人就要面临破产了。
他们可没有皇店那么强大的收粮渠道,他们的成本价也比皇店的要高,因此按照灾区市价八成贩卖粮食,商人可以小赚一笔,百姓也能吃到粮食。
一旦后续朝廷没有能力运粮,民间商人没有亏本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自发运粮前往灾区贩卖。
因此,大明朝的粮食不管成本多少,只能按照当地粮价的八成贩卖。
例如眼下山西米价八百文每石,皇店就只能降到六百四十文每石。
再继续降下去,那就会让众多粮商破产了。
这个道理,朱由检也是知道的,甚至他也知道,最能及时止损的办法,实际上是把山西百姓迁移到四百万以下,甚至可以低到山西耕地十分之一的人口。
只是他能这么想,却不能这么做。
强制移民和主动移民是两个概念,主动移民的人很少会跑,但强制移民的人大多数都会跑,除非朝廷能拿得出实质性的福利。
例如像麓川、旧港一样,百姓过去就发熟田二十亩。
如果不能这么做,那即便朱由检把生田的数量提高到百亩一人也不会有多少百姓敢去,只有饿到急红了眼主动迁移的人会去。
强制移民的结果是什么,看看明初洪武、建文、永乐移民就明白了。
近半个世纪的移民,结果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