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三月末,伴随着夏季即将到来,波及长城以南,黄河以北的大旱开始彻底发威,除了辽东和河西走廊没有遭受波及,其他各省各地纷纷遭受波及。

    一时间,粮价再度飙涨。

    三月二十八,北京城米价每斤五文,广东每斤四文,陕西四到六文,河南、山西、山东、南直隶分别五到七文不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朝廷各地的皇店与常平仓开始配合。

    四月初十,当京城西直门皇店打开玻璃门开始营业,门外翘首以盼的许多百姓纷纷准备抢粮。

    然而,不等他们抢粮,皇店员工便把一袋袋大米抬了出来,并将一袋大米倒入一个大木斗中。

    在将斗中大米倒的堆尖后,一名伙计将一块木牌插入米堆里,转身对着数百百姓喊道:

    “今日皇店米价……每斤四文!”

    “四文?!”

    “粮价降了!”

    “朝廷出手平抑粮价了!”

    “太好了,这五文一斤的米真的吃不起啊。”

    “得多买点,现在只是夏季,谁知道秋季和冬季会不会涨粮价。”

    “对对对,多买点!多买点!”

    皇店门口的百姓议论纷纷,尽管皇店和朝廷已经出手平抑粮价,但这么多年大旱带来的是百姓们的危机意识。

    他们并不认为粮食价格可以一直压在五文一斤的价位,因此纷纷出手抢购。

    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发生在了京城,也发生在了各省、各府县的皇店上。

    许许多多的百姓趁着这次平抑粮价,一口气就抢购了足够家人吃一年的粮食。

    他们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这么一来、朱由检批下去的粮食就会很快被抢光。

    因此到四月初五的时候,一份份奏疏如雪片般飞向了皇宫,随后又被朱由校命人送往了河西。

    这倒不是朱由校偷懒,而是在经济这块,朱由校确实玩的不太行,只有依仗朱由检。

    这些奏疏被送抵肃州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十一了,一来一去耽搁了不少时间。

    拿着这些奏疏翻看内容的朱由检正躺在摇椅上,他好似度假般,旁边放好了一些切好的水果。

    面对这些奏疏,他一边翻看,一边吃着水果。

    在他跟前,户部派来的官员则是坐立不安的等待他的答复。

    “从三月十五放粮到现在,总计放出多少粮食了?”

    朱由检询问着跟前官员,此人闻言也连忙作揖回应道:“三千万石平抑粮,已经放出约一千二百余万石。”

    “一千二百……”听着这串数字,朱由检呢喃一声,紧随其后才开口道:

    “追加投入一千万石平抑粮,另外把黄河以北的粮价压到每斤四文左右的价格,同时向南边的旧港、交趾、麓川、暹罗派出官员购粮。”

    “平抑粮所获利,皆购入新粮北上,务必赶在秋后运抵北方。”

    朱由检合上了奏疏,将它递给了旁边的陆元高,陆元高转递给了户部官员。

    “下官知道了,谢殿下指点。”

    户部官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桉,也拿着奏疏作揖回礼的同时缓慢退出了别苑。

    朱由检居住的这座别苑面积也不大,仅有不到三亩,连随行的六百锦衣卫都无法住下,更别提上直的一千士卒了。

    因此,户部官员很快就走出了别苑。

    在他离开时,陆元高也作揖道:

    “殿下,这平抑的价格是否太低了?”

    “不低,已经有不少赚头了,民间的商贾不会放过这点利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