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卖身契的佃户数量恐怕比我想的还要多得多。”

    “之前我预计是百万人,现在看来恐怕不止百万,应该是数百万人才对。”

    “这么多人,都要迁移去北方关外七省和南方三省,铁路局和迁移司得都做好准备。”

    朱由检说着,随后又继续说道:

    “都察院要派出足够的官员,趁着这次,把各地士绅积欠的赋税都通过百姓们的检举二追缴回来。”

    “士绅拿不出那么多粮食和银子,便用田地抵债,这样可以免去收回士绅土地的费用。”

    朱由检轻描澹写的说着,但就这一句话,便决定了这些事情都是他筹谋已久的事情。

    或许唯一应该庆幸的,便是在六月二十日之前提前迁移走的那些士绅豪强。

    虽然去到了海外,但他们的账目也随之被抹平,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江南三省,今岁迁移多少人口外出了?”

    朱由检说完,不等洪承畴他们开口,便继续询问李长庚。

    对此,李长庚也熟练的作揖道:“约三百二十万左右,基本都迁移南州和旧港了。”

    “眼下关外各省汉人分别为旧港五百万左右,南州一百二十万左右,交趾四百六十万左右,麓川二百七十万左右。”

    “乌斯藏四十五万左右,岭北十三万左右,安西二十三万左右,北庭十七万左右。”

    “单于三十六万左右,漠东三百二十七万左右,东海四百一十五万左右,北山四十二万左右,瀛洲一百八十八万左右。”

    “国朝汉人数量一亿五千五百三十余万,总人口一亿八千万左右。”

    李长庚汇报了一下人口的情况,这是朱由检已经好几年没了解的情况了。

    这些年的大旱下来,让大明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人口从纸面的六千万突破到一亿八千万,并且向原两京十三省以外的地方迁移了近两千五百万汉人。

    这些汉人加上当地的近两千五百万少民,也就是说,在总量上,这十三个关外、海外、中南半岛省份的汉人和少民比例,已经平均到了五十比五十的程度。

    当然,有的省份都是汉人,有的只有少量少民,还有的则是少民依旧多过汉人,比如瀛洲和麓川。

    不过总体来说,大体的移民情况是好的。

    等这次废奴运动结束,又将有超过百万人口移民这十三个省份,汉人的占比也会更进一步。

    随着汉人的增多,当地也就会逐渐汉化,像明初安南一样的局面自然不会再出现。

    “近来……”作为东林党和内阁首辅的孙承宗突然开口,所有人都看向了他,而他也继续说道:

    “近来天下各地抛售土地的情况不断加重,放在朝廷手里的土地已经有四千八百余万亩了。”

    “按照当地的田价,这些田亩最少价值两亿六千余万两白银。”

    “这笔银子,国朝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的,即便国朝官员上下都不吃不喝,也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拿出。”

    “另外,今岁中原的两京十三省之地有十一个遭遇旱情,六亿余亩耕地不是减产就是绝收,今岁的田赋粮恐怕只有不到四千万石了。”

    “五千万两的岁入,恐怕更是难以达到……”

    孙承宗的话说完,朱由检就明白自己遇到和历史上这一年崇祯同样遇到的遭遇了。

    国家没钱,这不管对于采买耕地,还是铁路修建,又或者是移民实边,这都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不过面对这个挑战,朱由检却波澜不惊的开口道:

    “银子的事情,孙阁老不用担心……”

    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