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昌元年的北方四千七百多万百姓,一亿九千六百多万亩,人均不足四亩耕地的情况。
到现在天启二十一年,北方四千四百多万,三亿三千万亩,人均近八亩的情况,各种心酸只有挨饿受饥的百姓知道。
眼下虽然还有大旱,眼下虽然没有达到朱由检当年许下的百姓人均十亩耕地的宏愿。
但是对于大明百姓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日子过的极为舒坦的时期了。
从北方情况来推算,朱由检也能得知南方的具体情况。
眼下南方以及海外百姓数量为一亿四千六百余万,耕地为七亿六千余万亩,人均耕地五亩出头。
不过,南方的富农和小地主更多,大明也并未处理他们,因为没有必要。
所谓富农也不过就是有七八亩土地的农民罢了,小地主也不过几十亩。
他们本质都是通过自己勤劳或其它手段起家的农民,朱由检要针对的时士绅和中大地主,而不是他们。
同样,因为他们是农民奋斗崛起的人,所以他们的基数相比较士绅和中大地主要多得多。
他们掌握的土地,也丝毫不输于这群人。
把这群人手中的土地刨除,那南方和海外百姓的人均耕地也不过只有四亩左右了。
尽管已经发展出了土法化肥,还有磷肥和钾肥等东西,但正常年景下,一亩土地的产出也顶多能增产30%。
对于北方基本亩产一石五斗的情况来说,用上化肥后能达到亩产两石的效果,可大明眼下化肥的产量是严重不足的。
大明的化肥产量,只能满足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北方如果没有遭遇大旱,那还是亩产一石五斗。
因此,对于大明和朱由检来说,百姓的温饱线就是两亩土地,而想要吃饱就需要三亩土地,因为油盐酱醋茶都是需要支出的东西。
三亩能在吃饱的同时,还能拿出百来斤粮食变卖来换取这些东西。
三亩,仅仅是能让全家吃饱,百姓即便能吃饱,但依旧衣不蔽体,而三亩到四亩,这多出来的一亩产出,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两匹便宜的麻布,四套便宜的麻衣长裤。
若是拿来买白布,那就只能做三套衣服了。
当然,更多的农民,干活时是基本不穿上衣的,一是怕磨损,二是怕弄脏,因此老农的皮肤总是坳黑。
不过这并不是朱由检自我安慰的理由,他想让百姓吃饱穿暖还有闲钱,并且能吃上肉,这就代表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
只是,眼下他已经弄好了所有前置准备,接下来只需要一个人按部就班,按照他每年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那大明的百姓总有一天会致富。
哪怕没有内燃机,没有柴油拖拉机,只有眼下这好似一个大方块的拖拉机,大明的耕地也会不断变多。
不管农民还有没有那么多地,但只要土地变多了,粮价就高不到哪里去,其它土地长出的商品也高不到哪里去。
在这样的时代,土地越多,百姓的生活成本就越低。
朱由检已经安排好了朱慈燃监国,至于他自家那个好哥哥……
“唉……”
一想到朱由校的性格,朱由检就多少感到有些心累。
——————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旧港的香料,味道好闻得嘞!”
就在朱由检因为自家哥哥性格,而觉得有些心累的时候,作为他那好哥哥的朱由校却换了一身常服,与王体乾、魏良卿二人坐上了江南常见的乌篷船,欣赏着中秋的南京烟雨。
南京城很大,是唐长安城的两倍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