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局势下,天启三十三年平稳渡过,而世界各国的局势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几年里,在大明的支持或者不支持中,世界各国都经历了许多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

    英国克伦威尔联合威尔士地区的工人和农民,艰难的抵抗着查理一世的王军。

    期间苏格兰再度叛乱,查理一世面对两面作战的局面苦不堪言。

    恰好大明、齐国以天灾为借口,减少了对英国的支持,流入伦敦港的货物量从每年的十二万吨降低到七千吨。

    这样的变化使得英国国内的物价飞涨,居民苦不堪言,民间反战态度愈发高涨。

    为了避免国内爆发叛乱,致使国家陷入三面作战,查理一世不得不降低了战争的频率。

    同时,欧洲大陆上的局势也变化无常。

    大明减少了对西班牙的支持,物价开始缓缓增长,而法国、神圣罗马帝国、荷兰、葡萄牙、瑞典、丹麦等国的民间厌战声音也越来越大,两方阵营的战事也从天启三十一年开始陷入了漫长的对峙。

    到天启三十二年时,在斐迪南三世的牵头号召下,无法继续作战的各国终于决定议和。

    对于欧洲的议和,大明和齐国有意阻止,但如果想要阻止战争,除非它们能拿出足够的物资来平稳各国物价,并让各国获利。

    如果是这样,那大明和齐国需要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

    因此,在天启三十二年十月,大明派出礼部侍郎阎应元,齐国派出礼部侍郎张家玉参加议和,同时准备与各国签订贸易合约来维持大明在欧洲市场的利益。

    天启三十三年五月,张家玉与阎应元抵达维也纳。

    经过五个月的相互博弈和扯皮,欧洲各国在十月初七签订《维也纳和约》,同时大明和齐国也与各国签订了《维也纳贸易合约》。

    至此,为期三十五年的宗教战争宣布结束。

    对于世界来说,这场战争影响到了大明天启朝前十年的经济,导致了大明白银短缺。

    至于后面的二十几年,这场战争给予了大明和齐国以较小成本获得各国还在殖民地的机会。

    对于欧洲来说“三十五年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不过由于大明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帝国并没有在战争中被压制,因此相历史上的《维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麾下的许多附属国家依旧是其本身的一部分。

    这样的改变,让后世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的近代国际关系消失。

    与其一起消失的,还有欧洲的国际社会关系和欧洲国际法。

    取而代之的,是大明的国际社会关系和国际法。

    在《维也纳贸易合约》中,大明提出了以《大明律》为主体,添加各国部分法律来形成世界上第一部《国际法》。

    不管是贸易、外交、战争,还是个人犯罪,这些都将被记入国际法中,进一步促进各国的贸易和外交、战争规则。

    这个提议由齐国礼部侍郎张家玉提出,大明礼部侍郎阎应元表示认可。

    或许是为了获得与大明贸易资格和银行贷款来恢复战后建设,各国纷纷认可了这个提议,但对于《国际法》的内容,需要各国派出相对于的法律官员共同制定。

    简单来说,大明在这场战争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相比较大明,由于神圣罗马帝国是“三十五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在战后,其麾下邦国大约被消灭了70%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

    尽管德意志民族没有像历史一样分裂,但他们的人口要比历史上下降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