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早在商末,埃及法老就常常派遣商人和将领来此地沙购买香料,之后,希腊、波斯的商人和中原的航海家相继而来。

    在南宋时期,此地就已经繁华兴盛,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象牙和皮革的贸易中心。

    当然,这样的底蕴是有好有坏的。

    好处在于当地发展不会太困难,毕竟已经有了基础,但坏处就在于此地人口众多,虽然主要是以阿拉伯人为主,但依旧给桂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哪怕桂国已经立国二十多年,但当朱和垠来到这座城池的时候,当地街道的百姓面孔依旧是以昆仑奴和阿拉伯人为主。

    整个桂国三百多万人口,汉人占比不到六分之一,这也足够解释为什么桂国那么欢迎朱和垠了。

    一个支持移民的皇储对于桂国来说极为重要,只要朱和垠能促成宽松移民政策这件事,那桂国今后恐怕都将以他马首是瞻。

    朱和垠渐渐明白了自己支持宽松移民的重要性,只要他掌握好这个点,那昆仑洲诸藩对他的支持就会一直存在。

    其次,他这一路走下来,几乎各国都对他极为欢迎和支持。

    支持他,本身就是在支持嫡长子制度,而嫡长子制度,才是他坐稳位置的最大保障。

    “呜呜——”

    刺耳的汽笛声再次响起,等朱和垠回过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五月十八日了。

    舰队缓缓驶出了衡阳港,看着身后不断变小的桂国都衡阳,朱和垠若有所思。

    站在他身侧,一名太监上前为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刘直,你说宽松移民政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朱和垠询问面前的太监,太监刘直闻言收起了手,毕恭毕敬的作揖道:

    “殿下,在奴婢看来,宽松移民政策肯定有好有坏,关键还是得看新政执行的如何。”

    “若是新政做的不错,老百姓日子过的可以,那即便宽松了移民政策,也不会有百姓会迁移的。”

    刘直把话说了一半,但剩下了的一半朱和垠已经猜到了。

    他转头看向了刘直,又瞥了一眼逐渐消失的衡阳:

    “你的意思是,宽松政策,让百姓自己选。”

    “如果朝廷做得好,百姓自己会留下,如果朝廷做的不好,也别让朝廷耽搁百姓?”

    “奴婢不敢……”刘直低下了头,不过朱和垠却摇头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其实你说的有道理。”

    “我这一路走来,虽然觉得诸藩境内的土民过的较为凄惨,但我汉家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起码……他们能吃上肉,每年都能穿上新衣……”

    说着说着,朱和垠的声音渐渐变小,最后甚至小的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他望着被巡洋舰冲开的海浪,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几分钟,他才忽的开口道:“我想起齐国的百姓了……”

    朱和垠想起了他在齐国那几个月时所见到的齐国百姓面貌,那是他一路走来所不曾看见的。

    “齐国百姓的生活,不知道国朝百姓还需要几年才能追上。”

    朱和垠看向了刘直,刘直却不敢开口回应,这让他有些失望。

    即便他贵为皇太孙,可有的时候他还是想要有几个可以倾诉的人。

    以前在京城时,还有朱慈煌能供他倾诉,可眼下朱慈煌回了齐国,他自己又踏上了下西洋之路,再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一想到这里,朱和垠就不自主的抬头看向了高处,望着站在桅杆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